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LZYMichael
V2EX  ›  问与答

生孩子免税会促进你的生育吗?

  •  
  •   LZYMichael · 17 小时 48 分钟前 · 10582 次点击
    最近几年国家生育率比较低,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收效甚微。

    这几天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觉得很好解决。即:夫妻双方生下一个孩子,这个孩子 18 岁之前,夫妻双方一个人的个税可以免除;生下两个可以免两个人的个税。

    因为大家不愿意生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小朋友养育成本太高了嘛,如果能免个税的话,这会减轻大家的压力,大家的生育欲望不就被激发了吗?

    V 站工程师比较多,想问下大家这个政策是否会激发你的生育欲望。
    第 1 条附言  ·  17 小时 15 分钟前
    不行,有 BUG ,这有 BUG ,我得打补丁:
    生一个免 30W 的家庭税额,生两个免 60W 的家庭税额。
    第 2 条附言  ·  14 小时 18 分钟前
    有不少老哥提了很棒的建议,看来塔不一定真的想鼓励生育。

    直接发钱,我支持;孩子免费教育、医疗,我支持。

    可是为啥我会想到免税促进生育呢?

    普通老百姓从政府手里拿钱太难了,只能是少缴点个税这样子,类似肚子饿了求老爷赏两块树皮啃一啃。
    207 条回复    2025-05-09 02:32:27 +08:00
    1  2  3  
    zbw0414
        201
    zbw0414  
       6 小时 48 分钟前
    @sjqboss 免税就是一个低成本的方案, 刺激中产. 教育现在基本上也差不多免费了, 每年的书本费学杂费可以忽略不计. 医疗基本上私企双职工商业险报销 100%且 0 门槛.
    yang9w
        202
    yang9w  
       6 小时 4 分钟前
    生一个视为交 5 年养老保险。估计会有很多人生。
    GK100
        203
    GK100  
       6 小时 3 分钟前 via iPhone
    最折磨人的是后悔,不是选择,人的想法几年一大变,以后不后悔就行,敢不敢赌一把?
    chenliang0571
        204
    chenliang0571  
       5 小时 57 分钟前
    中国人恐惧养老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养老做准备。

    还不如改革养老金制度:
    将统筹部分拿出来,作为国家养老金,根据消费水平将全国分为高中低三档,这三档的养老金每一档都一样。比如:
    高档消费地区:3000 元
    中档消费地区:2000 元
    低档消费地区:1000 元
    大家都一样,不管你之前赚多少钱,只要工作的年限够,比如满 30 年就拿全额(工作 15 年拿一半,生一个孩子可以抵 5 年),退休后在一个地区拿一样的国家养老金。

    个人部分作为个人养老金,退休后才能取,可以自己买基金等。
    收入多的可以免税(有限额)直接存到个人养老金户头。
    几十年的投资时间收益必然不错。
    junas7
        205
    junas7  
       5 小时 21 分钟前
    普通人一年个税才多少,放到国家税收的层面,全国收的个税才占几个点,就跟烟草公司贡献的税收差不多
    levelworm
        206
    levelworm  
       4 小时 27 分钟前 via Android
    白花花的银子给了穷人,可惜讷!
    Donaldo
        207
    Donaldo  
       2 小时 30 分钟前
    @swordsmanX #160 一大堆和绝大多数我觉得是两码事,哪怕说 6 成 7 成我也觉得没问题,绝大多数怕不是有点搞笑。
    1  2  3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953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2ms · UTC 21:02 · PVG 05:02 · LAX 14:02 · JFK 17:02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