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人吃辣两百年,吃麻上千年

2023-08-11 08:52:35 +08:00
 quanwang

今天读了一本书,作者说辣椒是在明朝才引入中国的,在此之前中国人做饭所用到的辣其实是花椒,就连火锅也是近两三百年才出现的,于是突发奇想想跟 V 友讨论一下。四川人吃辣两百年,吃麻上千年,川菜到底是辣多还是麻多一点,有喜欢吃川菜或者是本地人可以勇于讨论。

788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生活
89 条回复
HTML001
2023-08-11 15:47:52 +08:00
隔壁重庆,我爷爷说在 60 年代大饥荒的时候,靠着门前一排花椒树,以物换物换到了红薯土豆这种吃的,让我们一大家勉强果腹没被饿死,那个年代我们县城饿死了很多人食物极其紧张,还能通过花椒换到吃的,可见花椒的价值还是很高的
KKLeon
2023-08-11 15:48:15 +08:00
@rojer12 说的我也想买点囤着了
luolw1998
2023-08-11 16:04:46 +08:00
zictos
2023-08-11 16:15:07 +08:00
川菜比湘菜要辣很多,因为大部分很麻,特别是放到汤里面的话很容易呛到。
shizukupr
2023-08-11 16:16:20 +08:00
在重庆火锅爆火之前,成都火锅底料里面能直接看到成串的花椒,那叫一个香
wongtk
2023-08-11 16:17:37 +08:00
跑个题,其实上千年前这片土地上应该没多少人家吃得起花椒的。

上千年前花椒可能没有后面的胡椒那么贵重但也是非一般百姓吃得上的,众所周知历朝历代百姓都食不果腹,而有记载皇帝的“椒房之宠”花椒都被皇帝们看上了,还有菜谱提到古代花椒的入菜率很高,但基本上能流传下来的菜谱都是皇宫贵族家的。
rojer12
2023-08-11 16:23:29 +08:00
@KKLeon #62 杨矮子、童胖子、金源园都还可以,杨矮子稍微没那么辣
Andim
2023-08-11 16:47:39 +08:00
@quanwang
据统计,从明崇祯初年起,四川全省陷入无休止的战乱当中,在整个过程中大约有 685 万人死亡,50 万人残存[2]。后来清朝以“湖广填四川”来解决四川人口的缺口
molvqingtai
2023-08-11 16:50:07 +08:00
@lzzh0520 传统川菜都是大鱼大肉,不辣,反而有些菜会甜到腻,不适合现代人
SoyaDokio
2023-08-11 16:51:04 +08:00
四川重庆应该是全国最爱吃麻的,花椒有麻和香两种风味(陕西主要吃的是香的那种花椒),他们特别偏爱麻的部分。
然后湘菜好像更辣一些,尤其是泡椒一类。
最后是江西,好家伙,那是辣死人不偿命那种。
BGLL
2023-08-11 17:12:09 +08:00
最辣的还是印度菜和墨西哥菜(印度人均辣椒消费量是中国 4 倍)
jimmyczm
2023-08-11 17:30:19 +08:00
四川以麻为主,做啥菜都会放两颗花椒,还有油也会放很多。火锅的话因为放的花椒比其他地方的多,所以显得更加麻,其实也挺辣的
beyondjwq
2023-08-11 17:32:14 +08:00
@domainnamesir 肠胃不好的吃了就要拉肚子 也要分人 周围的人吃了辣子也没啥问题
mxT52CRuqR6o5
2023-08-11 17:33:31 +08:00
麻婆豆腐
cando
2023-08-11 17:46:49 +08:00
自贡菜还是辣。双椒类的菜品都很辣
horizon
2023-08-11 18:03:16 +08:00
花椒还是好吃的,我家现在做鸡、鱼、虾啥的都得放点花椒
KKLeon
2023-08-11 19:04:29 +08:00
@rojer12 好的,感谢,我看看去
YaakovZiv
2023-08-11 19:10:08 +08:00
麻婆豆腐,麻辣豆腐起源于哪里
IamUNICODE
2023-08-11 21:34:23 +08:00
麻的感觉吃不了,舌头麻了吃啥都是苦的
WontonLee
2023-08-11 21:50:37 +08:00
@l0ve1o24 胡椒產地還是在南亞一帶, 西方的貿易和阿拉伯脫不開關係, 大航海過來一是技術達到了壓低成本, 二是不再跟中間商打交道.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yangjunhui.monster/t/964302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