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至今仍有人不断的提起苹果 30%、、 不分场合。不分情景。 苹果 30%仅针对纯 app 内服务,纯手机内服务。 涉及线下服务的 都不收费。

2017-06-27 08:52:12 +08:00
 isvara
14479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276 条回复
Quaintjade
2017-06-27 18:57:31 +08:00
@jarlyyn
请把我对作者、微信、用户三方的问题串起来看,不要单拿其中一个作答。何况你论坛博客写写文章基本上无回报,打赏文章的收益却基本能对应于写文章的付出。
所以应该由你证明这不是服务,或者说打赏与看到文章无关,至少我觉得说无关才是在逗我。

Donate 我前面回复过,哪怕 Google Play 应用放个 Donate 按钮都可能被认为是购买而被下架。
iOS 允许的 Donation 只有美区等的注册非营利组织,而且不能在应用内支付。中国区连这 NGO 例外都没有。

至于开源项目,如果你是在项目页面上 Donate,那对于我以上提问你姑且可以解释为你出于对开源项目的尊重和鼓励而 Donate,然而你在应用内、文章 /功能旁放个 Donate,说不是因为服务而 Donate ?
jarlyyn
2017-06-27 19:02:55 +08:00
@Quaintjade

1.串起来看什么?苹果何德何能去抽作者的成?应为 ios 用户都是苹果养的羊?

打赏文章的收益为什么能对应与写文章的付出?逻辑和证明是什么?

我举了一堆反例,你倒是也举几个么?

少给定义,给数据,给类比,给分析,给例证,谢谢。

至于不给捐赠?不给捐赠就下线啊,抽什么成?
jarlyyn
2017-06-27 19:05:11 +08:00
@Quaintjade

另外,不是服务的证明:

如果您想要在 app 内解锁特性或功能(解锁方式有:订阅、游戏内货币、游戏关卡、优质内容的访问权限或解锁完整版等),则必须使用 App 内购买

打赏符合哪一条?

好了,轮到你了。
Quaintjade
2017-06-27 19:09:33 +08:00
@Quaintjade
我更直接点说好了:
1. 作者在微信号或知乎上写文章,是因为能收到不低的打赏,相对于写文章的付出,打赏收入是相当的甚至有利可图的。
2. 微信、知乎等建立阅读文章平台及开通打赏功能,是因为这些功能增强了 APP 的竞争力,能吸引内容提供者,也能增加用户对 APP 的粘性,增加用户数量,也是有利可图的。
3. 用户是因为阅读文章后觉得文章写得好,有道理,有收获,所以按了文章末的打赏按钮支付一些钱给作者。

以上是我认为最符合逻辑的解释,在这种解释下显然是一种服务。

如果你认为不是服务,请对文章作者、APP 开发者、用户三方的行为提出更符合逻辑的解释,以证明这只是转账行为。
ioriwong
2017-06-27 19:13:40 +08:00
@jarlyyn 不要挣了,你和弱智果添挣什么?
jarlyyn
2017-06-27 19:13:51 +08:00
@Quaintjade

1. 作者在微信号或知乎上写文章,是因为能收到不低的打赏,相对于写文章的付出,打赏收入是相当的甚至有利可图的。

请证明

2.微信、知乎等建立阅读文章平台及开通打赏功能,是因为这些功能增强了 APP 的竞争力,能吸引内容提供者,也能增加用户对 APP 的粘性,增加用户数量,也是有利可图的。

管苹果什么事?

3. 用户是因为阅读文章后觉得文章写得好,有道理,有收获,所以按了文章末的打赏按钮支付一些钱给作者。
请证明。用户就不能应为作者长得帅给钱?文章写得好,有道理,有收获的就一定能收到打赏?充分和必要选系在哪?

文章作者、APP 开发者、用户


app 开发者为了更好的 kpi 和知名度,作者追求话语权,用户为了体现喜好和支持。

另外,我为什么需要证明是转账?不是转账就都要抽成?冲个手机费是转账不?
ouqihang
2017-06-27 19:36:39 +08:00
@Alexhex #151 中文的“等”字有时候不可以解读为还有东西没列出来,特别是在这种严肃的场合,前面理应全部列出,这里的“等”只是因为前面说了一堆,然后顺便在后面加一个等。等字的 2 个用法。
mooncakejs
2017-06-27 19:42:27 +08:00
@Quaintjade 第一点很好证明, 打赏出现前有人写文章吗? 有。
xiaokeke
2017-06-27 19:52:00 +08:00
@jarlyyn @Quaintjade @isvara

不是我说,有些人洗地有什么用?你们买了苹果的股票吗?

这个事情谁有理,你果粉说了不算 果黑说了也不算,政府说了算。

即使苹果规则正确又如何,触犯到了大量国内企业的利益,中国政府介入干预。

iPhone 还想在中国卖的吗?看看 Google 的下场啊大兄弟
mozutaba
2017-06-27 20:41:09 +08:00
所以苹果认为小费应该算盈利?
Quaintjade
2017-06-27 20:56:27 +08:00
@jarlyyn
对一种行为有几种无明显逻辑漏洞的解释的话,那最符合逻辑和常识的解释自然被采纳,而无需更冗长的证明。
我已经给出了为什么我的解释更符合逻辑的一些论据,比如打赏按钮总是在文章末尾。如果是因为喜欢和支持作者,何不放在作者名字旁(都不用翻到页面底部)?或者添加个类似“你可能还想打赏给这几个作者”?有些打赏按钮旁还会标注“点赞是鼓励,打赏是动力”、“如果觉得文章好的话…”等文字。这些都足以说明打赏与阅读文章有直接联系。

---
如 151 楼所说,苹果在这件事上最大的黑点是之前没想到应用内购买可以是提供服务后自愿付费这种形式,只写了解锁。
但这并不影响“文章打赏是一种购买应用内服务的行为”这个结论。整天扯什么捐赠啊、转账啊、苹果眼红收入强行收费啊,这些都是瞎扯。

我的观点是,苹果现在要求文章打赏功能走 IAP 接受抽成的做法合理(是应用内购买行为)、不合旧版指南定义(旧版指南没列举)、合指南规定(因为指南写到指南可以修正)。
PS 指南修正的语句措辞还是作死,感觉都不像是法务写的。
Quaintjade
2017-06-27 21:03:58 +08:00
@xiaokeke
吃瓜群众呀。
本来微信和苹果也不会打起来,却总有人喜欢讨论“微信苹果打起来你支持谁?谁赢谁输?”我都不资瓷,我觉得安卓和支付宝赢
fewin
2017-06-27 21:32:31 +08:00
苹果是吸血鬼
tnx2014
2017-06-27 21:34:27 +08:00
@Quaintjade 观察你写这么多楼,你的逻辑应该是这样吧:“微信打赏是对于文章的鼓励消费行为,所以是抽成合理的”,但这依然是有是有漏洞的,那么在打赏出现以前就出现过的微信公众平台的文章就一定是为了消费而写的吗?不能因为有部分甚至大部分公众号、作者写文章是为了打赏,就推定所有作者都是为了打赏而写文章吧?打赏和直播平台不同,那些职业主播都是为了收益,而且平台本身也抽成(并且直播平台会要求先充值内部虚拟货币,这才是典型的内购),作为内购看待没什么不对,但打赏虽然有鼓励性,但其自愿性是远大于鼓励性的,你可以说不允许应用内捐助屏蔽掉它,但强行抽 30%这么高的手续费,说白了一定会转嫁到用户身上,其实起不到控制作用,只能是吃相难看一种解释。

游戏的鼓励性消费是你买了之后能变强或者解锁关卡,总之是你能得到你得不到的东西,这和看完全文自愿打赏在行为和逻辑上都有本质差别,至于有人把它作为赚钱渠道那是作者的个人行为,而且当做捐助渠道也是违反微信条款的。
jarlyyn
2017-06-27 21:36:24 +08:00
@Quaintjade

我把你的漏洞都列出来了,哪来的没有漏洞?你是不看别人帖子的吗?
tnx2014
2017-06-27 22:11:52 +08:00
@imn1 进场费其实在你购买开发者许可的时候已经缴纳了的,苹果本身对于开发者有特殊要求不是任何阿猫阿狗都可以在它的地方摆摊,既然你已经收过管理费,何来进场费又要缴纳一次?统一内购系统的优点是资金流动统一管理,就比如说我内购了某些游戏道具觉得垃圾,可以通过苹果退款的,这也同时带来了弊端,有些人利用内购道具无法收回恶意退款,如果成功,损失的就是开发者了。

打赏虽然被一些人作为盈利手段,但本意并不是作为盈利或捐助出现的,无论如何在开发者抽成之前,都不宜当做内购处理,你可以要求关闭,但没有权利抽成,还那么高的比例,只能说是吸血鬼,如前所述,这和职业直播就是为了盈利那种是有本质区别的。
mingyun
2017-06-27 23:03:36 +08:00
有个问题,公众号内赞赏已经好几年了,为什么突然要提成 30% 了
tnx2014
2017-06-27 23:13:37 +08:00
@mingyun 因为双方一直在谈判吧,一开始的内购定义并不能明确认为打赏是内购,而苹果觉得这是应用内鼓励消费行为(而且越来越火,越来越多职业写手,小程序也是威胁),加上直播平台这些都老实接入内购,打赏也不例外,美其名曰“一视同仁”。

腾讯旗下“全民 K 歌”出售 K 币,某个版本开始也就老实接入内购的。所以两者其实有区别,真的一样,苹果修改内购条款做什么?
imn1
2017-06-27 23:15:44 +08:00
@tnx2014
本想不再回复,不过看你所写都是理性言辞,就多写两句

首先我不是苹果用户,更不是苹果开发者,所以相关的一些协议并没有认真看过,直接讲没看过也行,所以有些说错了的地方请见谅

我以一般理解,苹果开发者许可 不能算是“进场费”,准确讲不能算经营的许可
开发许可和经营许可是有区别的,不知道开发者许可能否就直接上架,我猜最多是免费的可以,收费的我敢包票肯定有另一份协议要签署,后面这份更像是我说的“进场费”,前面的回复用词不严谨,有点混乱了

这个很容易理解,因为这是很常见的经营模式——特许经营。几乎大部分连锁加盟店都是这样,特许一笔费用,经营分成又是另一笔费用,区别只是特许经营往往第一笔是大头,而苹果的上架许可可能不是大头

打赏的问题,其本意你我都很清楚的,但在苹果一方是否这样?难说,苹果要清楚打赏的意义,恐怕也要用熟微信
就如你在银行转账,银行也不清楚你是在买卖、还债、捐赠、发工资,还是被诈骗吧?
苹果从操作途径上只看到 APP 要求绑定银行卡,用户打赏的这个操作钱是流向微信,我们当然很清楚后续是流向发文者,但苹果方面是否就信任这个后续走向?我相信微信没有把这方面的财务证据提交给苹果,苹果从头到尾只看到微信在“收费”,难道要苹果善意地理解?

所以我前面说了,他们两家应该坐下来谈,微信应该讲清楚这个操作是非牟利的,和其他经营项目不同,微信在这个操作过程中仅仅作为中间人角色,做资金 100%转移,无任何提成

有人见到我拿着刀,知道我是要切西瓜,但有人却怀疑我要恐袭,无论我如何主张本意是好的都是没用的,没办法,只能按规则做,不在公众场合携带攻击性刀具
Quaintjade
2017-06-27 23:49:18 +08:00
@tnx2014
从作者角度出发确实比较有反驳余地,毕竟虽然我感觉上带打赏的文章比之以前文章,原创、带干货的多些、软硬广和转贴少些,不过没有数据支持无法下结论。
然而回到用户角度,打赏行为的可能动机归类,争了那么多还是只有转账、捐赠、购买。之前列举的例如打赏按钮总是在文章末、总是打赏给文章作者,足以说明打赏的行为与阅读文章的行为有直接关系,因此可以排除转账的说法,当然也排除购买应用外的东西。那么剩下的只有捐赠和购买服务。
这反过来也说明,哪怕作者想都没想只是随手放了按钮,他获得的进账几乎仍是与文章直接相关的付款。哪怕真的有仅因为爱作者而转账的,那也应该微信去区分,然而微信并不会区分。

如你所说,苹果旧指南在这方面有漏洞 /黑点。如果作为捐赠的话,应用根本不能通过审核;如果作为购买行为,又不属于解锁特性或功能,但下面一句"App 不得包含指引客户使用非 IAP 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或其他行动号召用语",通过微信支付又不能通过审核。
所以实际上按苹果旧指南,应用内文章打赏功能本来是无法上架的,然而这样无疑苹果和应用开发者双输,所以苹果加了句话来给打赏放行,双方都得利。

@jarlyyn 你所提的所谓漏洞我也回复了啊,你不看别人帖子吗?除了我承认的旧指南的问题。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yangjunhui.monster/t/371280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