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至今仍有人不断的提起苹果 30%、、 不分场合。不分情景。 苹果 30%仅针对纯 app 内服务,纯手机内服务。 涉及线下服务的 都不收费。

2017-06-27 08:52:12 +08:00
 isvara
14480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276 条回复
mooncakejs
2017-06-28 16:16:44 +08:00
@jarlyyn
App store 的协议确实如 @Quaintjade 所说,本身就是一个霸道条约。
这个条约比起当年的任天堂还是差点,不过我相信市场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jarlyyn
2017-06-28 16:23:04 +08:00
@mooncakejs

所以我没开贴说过苹果啊。我相信苹果这样终会回到那个它该去的地方。

但看看这楼主题和我第一个回复。

“用着号称世界上最赚钱的手机,面对各种冲值要比别的平台贵,还坚定的支持苹果抽头。

这屁股实在是歪的不行啊。”

普通用户由于苹果的隐瞒政策不知道有 30%这回事也就算了。

不让别人去提和鄙视这 30%是什么鬼……
mooncakejs
2017-06-28 16:26:39 +08:00
@jarlyyn 我其实更好奇的是,作为被剥削最狠的开发者,竟然还有那么多人给它洗地,臀脑分离的太厉害。
Dvel
2017-06-28 17:04:43 +08:00
30%很正常吧,steam、Kindle、直播、游戏主机,哪个不抽,三七分应该是良心比例了吧。
kn007
2017-06-28 17:29:41 +08:00
App store 本身就是个霸王条款。苹果拥有最终解释权。

怎么说呢,我写篇文章,如果感觉很有帮助,或者说分享了源码,希望打赏,肯定是要四处宣传,然后微信这个最身边的渠道又有个打赏功能,肯定挺好的啊,然后突然有一天,某个伟大的公司说,作为一个系统提供商,要分走 3 成,我肯定不乐意啊,我的所得为何要交给苹果呢,当然你可以说苹果是找微信收的,但微信有理由告知用户并不是微信收的,而是苹果。不然大家该讨伐平台了,微信肯定没那么傻,为苹果背锅。

如果有一天,Github 说上面的源码,你们在 README 中放了赞助的,所得要收 3 成,不然就清理你,你看会怎么样。

或者有一天银行说,每笔交易都要收手续费,同行也要,这种历史倒退的话,你们会无动于衷吗?!
jarlyyn
2017-06-28 17:33:52 +08:00
@kn007

问题还不是 github 收的,是中国电信收的……
kn007
2017-06-28 17:41:54 +08:00
@jarlyyn 说实在的,谁都想分一杯羹,但谁都不敢动手。

苹果好胆跑出来收而已,失了志。(之前我也说过类似的话,忘记是哪个家伙说还好有苹果限制我们这种开发者,我当时很想吐槽,我哪里像开发者了,我呸)
l00t
2017-06-28 19:41:26 +08:00
@isvara 微信是正面形象,那这件事中苹果显然就是负面形象啦。负面形象被人骂不是理所当然吗。还有,单方面想改就改的协议,谈个屁的契约精神啊。
tnx2014
2017-06-28 20:39:12 +08:00
@Quaintjade
看大家讨论的差不多,我就统一回复一下大家的意见吧。首先是 @imn1 的例子其实很能说明问题,一个人在家里拿菜刀你知道是切西瓜,换成公共场合你为什么会紧张,因为影响的人多了啊,影响的范围广,但是无论如何,你也只能怀疑他,到底做什么的,还要看他的后续行为,或者你有其他行为证明他不怀好意,谁主张谁举证,人家声辩是用来切西瓜的,你可以不信,那就去找其他证明其不怀好意的证据啊,没证据硬说你如何如何那不是欲加之罪?

换到苹果这里,你一开始就知道人家的搭上功能,就算签署了第二份协议,多半也是明确 app 本身的收费或内购怎么分帐,但在对方都没得到一分钱的前提之下,你说这个的不行,你提供服务了收了钱,所以乖乖交 30%,人家不交你就修改协议,美其名曰补充条款,怎么看都是谈判破裂撕破脸的状态啊,人家打赏上线那么久了,真这么关心打赏到底是不是内购,自己不会做任何调查?各位真的相信微信会不给苹果任何解释?问题是解释了你不信而已,那我有什么办法?我就是给财报给你看,你都可以怀疑是不是真的。

事实上之前确实是有很多 app 躲避了内购系统,由于影响范围大了,苹果当然不甘心,所以下决心整顿,但是整顿就是一刀切,不管三七二十一都给我接入内购?那这样谁知道他们下次会不会继续修改什么条款?如果是 iOS 独占 app,你说此山是我开,你用了我提供的平台收钱了,你要分帐也就忍了,明明是其他平台通用的东西,怎么也套不上内购观念的,非说是通过你的平台提供的服务,这我无话可说,另外不要说什么线下服务不收费,Apple Pay 是要手续费的,而且和其他支付相比,不算低。

还有些同学拿游戏主机作比喻,但是各位看看一个主机什么价格?一个主机游戏什么价格?好歹游戏你的确是在人家平台上享受到的,自愿购买的,人家也给你提供各种售后服务。但是打赏纯粹是阅后自愿给的,就因为要一视同仁就被你圈走 3 成,你不觉得太容易了吗?真当过路费了?

收费 app 或一般内购按 7:3 分,(一段时期内)价格是固定的,并且是和开发者分,而打赏其实是根据用户自愿能力来定的(虽然也可能分档次,但给多少纯属自愿,而购买是固定的钱买到固定量的东西),和一般的购买模式差别巨大。
Quaintjade
2017-06-29 10:37:32 +08:00
能不能用第三方应用那是另一个话题。我也提到了如果你想做文章打赏功能又不想走 IAP 抽成,做网页版就是了,你本来不就是通用的网页版吗?

你要搞清楚,协议并没有被追溯。苹果做出了单方面修订(苹果的权利),进行了通知并给了缓冲期(苹果的义务),而应用开发者可以选择是否接受该修订(开发者的权利),如果拒绝则可以终止原协议,也无需补偿苹果(未加重开发者的义务)。
或者可以这样想象:苹果搞出了个 App Store v1,和开发者签订协议 v1 ;某天苹果说我又搞出了个 App Store v2 但协议改成 v2 了,开发者可以接受新协议,你的东西会无缝迁移到 Store v2 ;或者你也可以拒绝新协议,那么你不能用 Store v2,你暂时还可以继续用 Store v1,但是过段时间我就要关掉 Store v1 了,你们自己决定吧。
事实上大部分网络服务商(比如 VPS 商家)都是基于这种方式修改 TOS 的。

时间轴是:2016 年 6 月苹果修改了协议,禁止指引客户使用非 IAP 机制进行购买的按钮、外部链接或其他行动号召用语; 2017 年 4 月微信应该是和苹果谈过后,决定取消打赏功能;之后苹果回应说如果要用打赏功能,可以走 IAP ; 2017 年 6 月苹果英文版应用指南增加了关于 tip 的语句(中文版未改)。
也就是说苹果指南修改后 10 个月开始执行新指南了,按该指南微信将被下架。苹果提供了口头许可,可以使用 IAP 打赏。

所以苹果真正的问题在于协议语焉不详(只写了解锁),以及只给了口头许可而未把许可写入中文协议。
媒体就算提也应该攻击这点,而不是整天带节奏搞大新闻,什么以后哪天红包也要抽成啊、淘宝购物也要抽成啊、微信苹果打起来你支持谁啊之类。
Quaintjade
2017-06-29 10:51:52 +08:00
@tnx2014
我想已经解释了好几次了,内购这里的逻辑并不在于你发布的内容是否通用,而在于用户接受服务是在 APP 内还是通用方式。像使用 safari 看网页版这种通用方式就应当不属于内购范围。
也解释了好几次了,付款方式是否自愿、先付还是后付并不影响购买这性质。除非打赏这个行为与阅读文章完全无关,那么你可以主张这只是转账,否则依然是购买或捐赠。即使主张捐赠,按审核指南也是不能上架的。
isvara
2017-06-29 11:03:07 +08:00
@tnx2014 先说一点 apple pay 是否收费 与当前讨论问题无关。 刷银联卡也是有手续费的。。 在淘宝买东西 淘宝本身也是抽手续费的。 当前帖子仅讨论 微信打赏及 IAP 相关协议内容。

apple pay 由另外的协议商定抽成比例。线下服务不涉及 IAP


当前贴讨论的内容 仍旧为 微信提供的 阅读服务、打赏服务、等类似其他第三方提供的服务 是否 该走 IAP ? 合理?不合理? 给出理由 讨论即可
isvara
2017-06-29 11:09:25 +08:00
做游戏主机的那个 例子是我举例的

原话是:
提供服务 是指 用户从开始接收服务 到离开服务。
跟提供服务的前置条件有多少无关。 听音乐 是听的几个小时、 而不是要从演奏家从开始学音乐的时候 我就作为听众。
……
多数游戏 都是通过电脑编写的。 在 steam、psp ps4 上买游戏、玩游戏。 跟在哪里产生的游戏有关系吗?

当时讨论的问题是 : 提供服务的前置条件, 是否必须也在应用内。
jarlyyn
2017-06-29 14:50:11 +08:00
@Quaintjade

1.新协议生效老协议就自动作废了?移动电信都没这么流氓啊,除了新套餐,老套餐用户还是可以继续用的啊。

2.苹果为了钱都不在意开发者和用户了,媒体攻击什么点还需要在意苹果的想法?
jarlyyn
2017-06-29 14:52:02 +08:00
@isvara

v2ex 是不能修改主题的。

这个主题讨论什么,主题里写的清清楚楚,不要没有道理了就转换话题。
tnx2014
2017-06-29 17:23:52 +08:00
@isvara @Quaintjade

要讲游戏主机的例子,请别忽略主机兴起过程好吗?游戏主机是针对玩家的专属机器,尤其在不是人人都有电脑的时代,主机方受到开发商和玩家青睐,有别于其他平台,本身是为游戏专门提供的,上平台也要做专门开发、优化,所以有些主机方虽然黑心,大肆盘剥开发商,但是人家也确实给你带来玩家,带来了一些收益,这可以说是商业利益,虽然也不是那么光彩,但好歹是有缘由的。对于玩家来说,获得有别于电脑的游戏体验,同时获得售后,出钱购买游戏和游戏道具也是自愿的。

两位再看一下打赏,虽然它是在程序内部完成的,但它基本上就是和内嵌网页没区别(苹果用户在打赏这个功能上有区别与其他平台用户的特殊功能吗?没有,它和网页实现的同样功能差别在哪?),苹果作为合作方,开发者许可证已经收了钱,在没提供对于文章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开发商也没因此获利的情况下,强行定为内购拿钱,这基本上是抢钱连理由都不需要,借口都不找了,你通过 app 收了钱,渠道我提供的,所以就分我三成,并且说我对大家都是公平的,知乎就交了啊。你觉得和某些主机方比谁更黑?

我也很明确的说了,苹果之所以管打赏是因为它不允许有东西绕过它的内购系统而已,钱转到开发商账户上,如果我不采取措施,这种口子一开,大家都规避内购系统怎么办?但是老实说打赏这种东西它是更接近于捐赠的,也就是说你说这个行为违反协议你也只能说它的行为与捐赠太相似,必须关掉,但没有什么强行定为内购,好像收 30%我就放过你,这种协议条款,你到底是“一视同仁,铁面无私”还是重在收钱啊?

多数的交易,都会商定好价格,这是因为你是否购买这种东西,是由你的需求决定的(经济学上叫供求关系,当然还有其他因素,需求是市场条件下的主要因素),先服务后付费交易,交易双方通常有约定,也就是说交易的前提是你觉得你的确需要它,而捐助或转账的前提是你觉得它已经给你带来了某种东西,对于作者的鼓励而已,这虽然付款,但是通常来说不是交易,你也不能推定所有的收到打赏的作者写文章的目的都是交易,交易的前提不存在,交易的说法无从谈起,购买也就不存在。并非付费就是交易。

当然确实有一些人利用捐助做交易获利,这也是禁止应用内捐助的原因,因为它确实可以被人利用绕过内购系统做交易,但这也不是把其定为内购的理由。当然你硬说那些都是交易购买我也没办法。

我是就事论事,腾讯如果做什么事情该说,我也一样会说,不替任何人站台。
Quaintjade
2017-06-29 20:16:23 +08:00
@jarlyyn
电信行业没什么可比性,那受行业特殊监管约束。更别拿国内电信行业工信部规定来类比,国外基础运营商虽然同样不能取消协议,但可以通过提价来迫使用户退出。
看看互联网业务,Google、巨硬、AWS、阿里、微信支付哪个不是单方面通知修改协议?只不过没影响到你罢了。
媒体攻击可以不在意苹果想法,但有些媒体带节奏连事实和逻辑都不在意了。
Quaintjade
2017-06-29 20:55:28 +08:00
@tnx2014
网页版阅读和 APP 内阅读是否有差别,你还是问问看开发者为什么要引导用户使用应用阅读。没有差别的话直接做网页版就是了,像 V2EX 这样。

捐赠还是购买,主要区别在于你的支付是否和收到的东西 /服务相关。如果只是鼓励作者写文章这一行为但文章本身对你可有可无,那可以叫捐赠;然而这些应用的文章打赏一般是因为看了文章觉得好,即便有鼓励意图,主要也是鼓励作者继续写你以后可能还会看的文章,这就更接近购买。
顺便一提,支付小费一般也更接近于购买——为刚才你接受的服务付钱。哦还有众筹一般也不算捐赠(例如 patreon 上面许多项目)。

事先协商价格或标准并不是购买 /交易的必要条件,经济学有另一个概念叫价格歧视,不定价格的打赏也是实现方法之一,不愿付的就少付甚至不付,愿付的多多益善。
tnx2014
2017-06-29 22:57:04 +08:00
@Quaintjade 那么小明捐款支持沙漠化地区植树造林,希望看到沙漠变绿洲,那么小明的行为是捐赠还是购买树苗?捐赠有目的就一定构成购买行为吗?

价格歧视通常来说是要试探心理底线,区分人群的,微信本身并没有试探不同人群的心理底线吧?

我觉得问题到这里讨论的够多了,你认打赏接近于购买,我想没有继续说下去的必要,如果没特殊情况我就不再回复了。
Quaintjade
2017-06-30 10:21:16 +08:00
@tnx2014
小明捐款支持植树造林工程,他并不直接从该工程中受益(小明捐款后又不能伐木卖或者烧柴用),造林成功后对空气、水质等可能的改善,对于小明的潜在回报都是非常间接、不确定的。注意来自捐赠行为本身的高兴、安慰、满足并不算在捐赠直接回报内。
如果小明自己买了树苗去支持植树造林,那么他和卖树苗的人之间当然是购买关系。
如果小明捐款支持植树造林工程之后,他能享有树林今后的回报(比如木材、果实),那么也不算捐赠。

价格歧视不一定要事先试探心理底线、区分人群。当用户自愿打赏一定金额时,同时就暴露了自己的心理价位和自己的人群类型。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yangjunhui.monster/t/371280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