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 Intel 的 12 代真是把牙膏挤爆了

2021-11-04 21:37:13 +08:00
 hand515

看了几个评测,感觉 Intel 这次的 12 代性能提升真是很高,功耗也提升了很多。

明年 AMD 还会 yes 吗?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q4y1R723?spm_id_from=444.41.0.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L4113768?spm_id_from=444.41.0.0

1608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发现
118 条回复
wy315700
2021-11-05 16:16:40 +08:00
@viumden
台积电最近的工艺发展方向是堆叠密度。。好处是大缓存,性能爆棚。。

坏处么,,,频率上不去,积热严重。最大受害者 AMD ,次大受害者 Apple 。。。

Intel 的全大核 5GH 的频率,不是盖的。。。不是 AMD 和 Apple 不想提频率,而是提不上去。。。

极客湾这期评测里重点提到了一点就是停止程序以后,Intel 立马凉下来了,AMD 还要继续热一段时间。。
fru1t
2021-11-05 16:19:53 +08:00
不用急,等 win11 稳定下来,Intel 的这套价格也下来了,13 代更喜人

目前这个阶段配合 win11 当生产力还是有点差了意思。
wy315700
2021-11-05 16:28:37 +08:00
@2i2Re2PLMaDnghL
苹果的 CPU 部分其实很小的,大部分面积都给了 GPU 和各种 AI 加速器。。
CaptainD
2021-11-05 16:32:13 +08:00
说实话看了几个视频没发现 intel 对现阶段的 AMD 有什么优势

12 代 CPU 在 win11 优化+DDR5 内存的情况下单核可以压 AMD 一头,在游戏上,2K 以上分辨率几乎没有差别,1080P 有大约 5-20%的提升,12700K 约等于 5900X

但是现阶段,性能差不多的情况下 intel 价格没有优势,12700K 板 U 内存比 5900X 套还贵,还是要等 B 系列主板上市和 DDR5 内存降价市场表现才有可能比 AMD 好? win11 能否解决 5 系锐龙的负优化?

还有极客湾每期视频我基本都看,但是这次极客湾视频质量不如之前
CaptainD
2021-11-05 16:32:59 +08:00
不过 12 代的小核确实很惊艳,不知道未来几代会不会有新内容
ily433664
2021-11-05 17:04:28 +08:00
据说兼容性有问题,有些游戏都启动不了
WeiShenMe
2021-11-05 17:48:43 +08:00
更加期待 AMD 的表现了
xz410236056
2021-11-05 18:13:16 +08:00
@djs #2 主机的话看功耗意义何在
leglo
2021-11-05 18:59:19 +08:00
@xz410236056 看功耗其实是在变相的看温度,温度和功耗是强相关
cmdOptionKana
2021-11-05 20:54:58 +08:00
我只想说,感谢 AMD 、感谢 M1 ,果然有竞争才有进步!
shijingshijing
2021-11-05 22:03:03 +08:00
@2i2Re2PLMaDnghL 事实上,现代 x86 处理器的内核都借鉴了 RISC 的设计,只是暴露给外界的指令集一直沿用了 x86 的 ISA ,内部实际执行的是转译成了 Micro Ops 微指令,这样做既能够很好的兼容以前的软件,又最大程度提高性能。所以,其实不管是 x86 还是高性能 ARM ,真正用在 logic 方面的晶体管数量没有特别大的差别(量级那种差别)

真正占绝大部分晶体管的是 Cache 和 iGPU ,Cache 对性能影响很大,iGPU 的话其实大部分平面工作对 GPU 要求不高,主要是受 AMD 的 APU 和苹果 M1 系列影响。还有部分处理器上面集成了 NPU 或者 AI Core ,这些能加速语音识别,图像处理。
Cryse
2021-11-05 22:15:53 +08:00
@ily433664 主要是万恶的 D 加密…
jfdnet
2021-11-05 22:19:24 +08:00
@Cavolo 明年 M2 会核爆
Leviathann
2021-11-05 22:20:13 +08:00
570 亿那是包含 gpu 的
gpu 的晶体管数量和 cpu 不是一个概念
当然 fire storm 本身规模的确比同时代的 x86 核大很多
icyalala
2021-11-05 22:39:26 +08:00
根据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Lr4y1C7BF 测试的 12900K 功耗曲线,按 R23 分数比例把曲线画到苹果那张图上,大致是这样。苹果这也不知道怎么测的,只能按比例大概对一下。。
jfdnet
2021-11-05 22:44:11 +08:00
@Leonard 据说 M2 会多 die 封装,M2 双 die ,CPU 核心翻倍。
shijingshijing
2021-11-05 22:46:58 +08:00
@icyalala 营销最早不是 TSMC 搞出来的,是三星,台积电是跟跑,而且没有三星那么夸张。其实到现在三星都是技术上的半拉子,营销上的领头羊。行业内部普遍认为现在看晶体管密度是相对科学的方法。

一般人只看光刻工艺的进步,事实上 Intel 有不少其他方面类似 DUV 转 EUV 跳跃式的进步。比如钴互联( Cobalt Interconnect ),电子迁移减少了 1/10 至 1/5 ,电阻率是原来的一半。想想当年 0.18um 时代从铝互联换到铜互联带来的飞跃。Intel 这次 10nm 迟迟不能落地,很大程度就是受这个钴互联影响。
还有这个 COAG ,把 Contact 移到了 Fin 上面,单个 Cell 面积大大减小,显著提升晶体管密度。
<img src="" />

这两个技术,钴互联好像台积电对应的是用钨,效果不如钴互联,不过台积电和 MIT 、台湾大学最新联合研发了半金屬鉍的二维结构,下一代的大杀器; COAG 在台积电还才逐渐导入。

Intel 后面的技术升级也有很多,比如全面使用 EUV ,PowerVia ,GAA/RibbonFET ,这些都是能带来跳跃式进步的技术。
djs
2021-11-05 23:01:43 +08:00
@xz410236056 #88 没意义。。。这句话不是一个 diy 玩家会说的
djs
2021-11-05 23:02:36 +08:00
@x940727 #77 看了下测评,降了下功耗性能还算可以
jfdnet
2021-11-05 23:17:51 +08:00
@wy315700 人家极客湾视频里面关于这个问题明明白白说的是 顶盖热传导效率的差异。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yangjunhui.monster/t/81314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