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 Intel 的 12 代真是把牙膏挤爆了

2021-11-04 21:37:13 +08:00
 hand515

看了几个评测,感觉 Intel 这次的 12 代性能提升真是很高,功耗也提升了很多。

明年 AMD 还会 yes 吗?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q4y1R723?spm_id_from=444.41.0.0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L4113768?spm_id_from=444.41.0.0

1608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发现
118 条回复
icyalala
2021-11-05 13:49:05 +08:00
@murmur 所以你要么都用 Intel 诚实命名法来叫,要不然就都按照 TSMC 那套营销来叫,
"5nm 打 10nm" 这是什么说法。。
BeautifulSoap
2021-11-05 13:49:56 +08:00
@toptyloo
不好意思,老莱的视频我早就看了,也知道 intel 这次性能飞跃。但这并不影响我 39L 看都不看国内这些首发评测的观点。

「所以难道这个帖子是为了讨论楼主发的这俩国内媒体的视频?」
难道不是?如果 lz 这帖子没贴任何视频链接,我来一句国内首发评测如何如何那的确是文不对题。
但 lz 贴的是这两个国内视频来佐证他的观点,所以我发表了对国内评测不信任的观点我自己根本不看他们的视频,这有问题?
murmur
2021-11-05 13:50:07 +08:00
@icyalala 你的意思是 TSMC 的 5nm 是假 5nm ,还是这次测评说的 intel 10nm 是假 10nm
toptyloo
2021-11-05 13:54:13 +08:00
@BeautifulSoap 这是论坛主题帖,不是文章,楼主列的那几个最多算论据。
PS 大家解禁时间都是一样的,有啥早看不早看的(除了偷跑的),LTT 最早那个就是读发布会 PPT 。。。
BeautifulSoap
2021-11-05 14:03:17 +08:00
@toptyloo
> 楼主列的那几个最多算论据

所以我对对论据不信任并发表了自己对论据不信任的看法,这有问题?难道你还能让人闭嘴?

> 大家解禁时间都是一样的,有啥早看不早看的

我觉得你对语言的理解有问题。我说的早就看了,指的是以你 58L 发帖时间为起点倒推回去,“早(在几小时前)就看了”,而不是早别人好几天的早就看了。
toptyloo
2021-11-05 14:14:06 +08:00
@BeautifulSoap 所以我认为本帖讨论的主题是从各路媒体反馈过来的 12 代 Intel CPU 的情况,我认为你在 39L 的发言是在用”是国内自媒体评测的”这一理由去质疑本代 Intel CPU 的实际状况。基本理解都不一样,那也没什么好聊的,只能祝您开心喽。
BeautifulSoap
2021-11-05 14:16:58 +08:00
@toptyloo 我 57L 都说得那么清楚了,别给我随便乱设立场,我都重复说了这么多遍了,你依旧还觉得我的最终目的是“否定 intel 性能的确增加”的话,那我也只能说你开心就好。
BBCCBB
2021-11-05 14:17:54 +08:00
是不是 5nm 更猛?
icyalala
2021-11-05 14:20:36 +08:00
@murmur 你难道不知道现在的 FinFET 工艺 Xnm 都是营销名吗?
你要说 Xnm 对不上 Gate Length 就是造假,那 Intel 10 nm 不也是造假吗?
gengchun
2021-11-05 14:28:11 +08:00
@toptyloo 这也要看是哪一代的 gram ,再早之前我用的是 xps 13 ,那一代的倒是散热还可以。然而因为不是独立显卡,播个 2k mp4 可以卡成狗。
toptyloo
2021-11-05 14:31:07 +08:00
@gengchun 早年缺硬件解码器确实会这样,现在应该没这问题了。
Mac
2021-11-05 14:31:12 +08:00
@ioriwong #35 DDR5 用不起啊,再缓一缓
6IbA2bj5ip3tK49j
2021-11-05 14:44:22 +08:00
多说一句,intel 控制媒体比 apple 强多了,7350k 秒 R7 的通稿忘了?
6IbA2bj5ip3tK49j
2021-11-05 14:44:51 +08:00
@xgfan 避免有人不知道,多说一句,是 i3 7350k
nicebird
2021-11-05 15:03:12 +08:00
看上去还行,等待
jsjjdzg
2021-11-05 15:08:53 +08:00
没有竞争就没有提升啊,Intel 压力也大了,牙膏不能好好的挤了
x940727
2021-11-05 15:27:00 +08:00
@djs 功耗实际上并不高,比 5950 更强的性能,功耗实际上下降了百分之 8 的样子,完全能接受。如果和苹果比那没对比的意义,晶体管数量差了接近十倍呢。
viumden
2021-11-05 15:53:18 +08:00
@x940727 求科普下 单就 cpu core 来说 苹果晶体管数量比 intel amd 多了近 10 倍?如果堆晶体管数量除了贵没有其它副作用,能获得更好的性能与能耗表现,为什么 intel amd 不也这么玩呢?
x940727
2021-11-05 16:07:08 +08:00
@viumden M1 MAX 有 570 亿晶体管,12900K 目前来看差不多是 60 亿的水准,如果单说 CPU CORE ,目前来说好像没有比较明确的介绍。
至于堆晶体管,成本会高很多,只适合苹果这种高溢价的产品。简单的来说就是要有人买单,毕竟 V 站不少第一天就顶配的老哥,这是 Intel 和 AMD 做不到的。
2i2Re2PLMaDnghL
2021-11-05 16:08:35 +08:00
@viumden 不是,就我这半吊子 EE 知识,应该是苹果的少,RISC 架构会少很多必须的电路逻辑,从而大幅度减少晶体管数量,而晶体管数量直接(但不绝对地)影响发热。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yangjunhui.monster/t/81314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