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dumbara
2018-12-01 15:26:48 +08:00
对于一个风险管理从业接近 10 年,用征信数据来做信用风险模型用于放款审批的人,客观的回答你们:
1,影响肯定是有的,是好的影响还是坏的影响也不是绝对的,这就看使用数据的人,看到楼上关于杭州银行的政策的问题,不想去查证,所以不算回应杭州银行的做法,算是回应可能存在这种政策的金融机构,你们的风险管理部真的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了!
2,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是大势所趋,这是降低整个社会交易成本的异常重要的基础设施,为什么现在互金放高利贷,竟然还有裸条什么的,这里面有金融机构趋利的因素,细究起来也是因为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让能借款的人一个相对合适的利润来借到款,这就是社会成本
3,你们如果真的关心自己的利益,那完全可以活动起来吧,那些打着征信的名义做隐私侵犯用户隐私的事情,这才是我们共同需要去监督的,只说一个例子,你以为你收到的营销短信是因为你在哪里填了什么吗?明白的告诉你,你啥都不填都能收到营销短信,因为短信通道层面现在广泛在使用文本挖掘,你发工资了,他可以解析你的收入,然后给你推贷款
4,我经常叫自己码农,因为我喜欢这个群体常常有超过整个社会平均水平的敏感,更有水平的对信息尤其是互联网信息的处理,但是隔行不隔山,也会给你带来信息对称的成本,这个帖子,很多人就是有点点过度反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