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lyfishcn 至少在我们学校,电信没有提供多个平台的客户端,连 MACOS 平台的客户端都特么一堆问题。这样,你去帮我找 ISP 提要求试试?我知道部分学校做得很规范,也许包含您的学校在内,各个平台的客户端都有,例如部分学校采用的
Dr.com 或者锐捷等等成熟的解决方案。但是请注意不是每个学校都有条件采用这种成熟的解决方案。
另外,关于实名制的问题,我曾经也做过校园网运维,这我承认种问题确实存在,我也承认我们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安装了监听审计设备。我强调的不是管制,而是选择权。大学生绝大部份都是 18 岁以上的公民,能够独立承担民事和刑事责任,那么 ISP 就应该给予充分的选择权。假如我需要使用 NAT 技术,在我签订相关的条约,明确自行承担法律责任的情况下, ISP 就应该予以开放。事实上,在我承担运维工作期间,学校对于非主流平台的接入需求也是这样的处理方式,签订补充入网协议,绑定 MAC 地址,然后开放 web 认证,允许使用 NAT 技术。湖北那边,部分联通的校园网也有两种套餐,共享套餐就不对使用 NAT 技术进行限制,但是价格更贵。独享套餐价格更便宜,但是必须使用客户端登陆使用,限制使用 NAT 技术。按照您对实名制的理解,联通的共享套餐就算是为了经济利益顶风作案咯?
再举个例子,部分上网按流量计费的学校,例如清华大学,学生用户可以选择学校的客户端登录,也可以选择 web 认证登录的方式,并且清华的 ipgw 客户端程序也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 NAT 技术的使用。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按照您对实名制, NAT ,以及 82 号令的理解,清华大学是不算就属于知法犯法,吃枣药丸的节奏?
另外,对于您昨天的回复中。“还有你说各种合法的 wifi 共享软件进行破坏干扰。有种东西叫杀毒软件和防火墙,他们也干扰了病毒木马的正常运行,照你的说法是不是也是严重后果?”一段,请您明确,并且再次阅读相关法律条文。相关法律明令禁止的是“破坏正常系统功能”的程序,木马病毒属于正常的系统功能么?您认为,一个在后台偷偷盗取并上传您的 QQ 密码,支付宝密码甚至银行卡密码的程序属于“正常的系统功能么”?
“第一:校园套餐比校外家庭套餐便宜是事实。不敢保证 100%没有特例但是也是绝大多数。 ”,这句,请您做好市场调查。大部分运营商的套餐表面看起来是比较便宜,但是请您算好人均的带宽,以及服务的时间长度。毕竟大部分学校都是有断网政策的,学生需要为自己没有使用的时间段付费么?
综上,您的部分观点确实有道理,我也承认我的博文里面里面确实有片面的看法无疑,但是您对于 NAT 技术溯源、安全问题以及公平性的看法,我确实不敢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