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么看 AI 面试作弊

1 天前
 IndexOutOfBounds

原文: https://www.36kr.com/p/3282229781979780

说下我自己的看法:

  1. 面试是一种 “交易”,偷偷作弊,破坏了信任关系,对整体肯定是有害的

  2. 另一方面现在面试算法味太冲,有点以暴制暴的感觉。这波 AI 作弊,是否会让面试风格更多朝向 “项目经历为主”?

830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职场话题
96 条回复
murmur
17 小时 48 分钟前
@vipppppp 我感觉反倒是现在八股文成邪道了,现在 java 体系那些全套,没 3 个月你背部下来,这还是你已经熟练 java+k8s 的前提下
syam
17 小时 36 分钟前
个人感觉主要看用法,简单提醒完全可以理解,完全照搬不可行
开发者不是存储设备,开发习惯中记不住很多东西是很正常的,但是大体要有个概念,完全没概念上班简直是灾难
以及考核更多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需求的理解能力,可能更多地具体的场景题会比较好
要的是需求的分析能力和 debug 的能力比较重要
xiaohantx
17 小时 29 分钟前
@ixcode 线下面试对于目前大环境来说,求职者的成本还挺大的,目前面试通过率挺低的,大部分可能是海投,而且现在情况很少说是连续有很多家面试,都是断断续续的,有一家就要请假去面一次,成本感觉还挺高的,再加上如果是比如南京去杭州这种,成本加倍了。。。
murmur
17 小时 27 分钟前
@xiaohantx 你说有没有一种原因,面试本身就是 KPI 的一部分,公司不需要招那么多人,但是 HR 又得面足够的人才能不被开掉
HetFrame
17 小时 2 分钟前
@dhb233 #18 那就不聊了,直接写 demo 代码吧
yhxx
16 小时 57 分钟前
聊项目和技术知识的时候我比较反对用 AI
但是 3D 接雨水这种东西我觉得魔法对轰没啥问题(doge
jydeng
16 小时 52 分钟前
问实际问题,不易搜索也不好编造。
如果面试都是八股文,那这个面试者的问题也很大。
4ark
16 小时 52 分钟前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是否能够利用 AI 解决问题本身也是一种能力?这取决于面试题的设计,因为在实际工作中,面对同样的问题,不同能力的人即便使用相同的 AI ,结果也会有很大的差异
dhb233
16 小时 7 分钟前
@HetFrame #85 那样最好,能写的就能写,不能写的,去网上抄都不一定行
whisperrr
16 小时 4 分钟前
个人看法:既然社会默许接受了 AI 对各行各业带来的便利,当然也要接受随之而来 AI 带来的弊端。(很多人因为 AI 的出现被公司抛弃,几个人的活可以交由一个人完成。那相对应的,公司当然也要接受 AI 所带来的面试作弊现象
panda1001
15 小时 14 分钟前
计算器算的比人快,是不是所有考试都允许用计算器呢
valkyrjaE
12 小时 7 分钟前
@dhb233 #42 事实上在国内 能干活讲不好 基本上述职/面试已经寄了,你都无法表达出你的干活能力,还指望面试官给你机会么。这种就是最经典的大厂老黄牛员工,最危险的一群人。你说有些人能讲得很好,干活做不出来,这种人反而有机会能混进大厂,舔舒服了混得很好,现实就是这么反差
valkyrjaE
12 小时 2 分钟前
@dhb233 #42 干活永远是,最基础的要求,再往上去都靠吹,不会吹得迟早要淘汰,这我也不用说举例子,多看看大厂述职面试就感受的差不多了,同样一个东西 别人会吹 你不会吹 那就是过不过的差别
ixcode
11 小时 32 分钟前
@xiaohantx 求职招聘是双方的事,你只考虑的求职方的需求,如果按你那么算,是请假打车的成本高,还是招聘到一个不诚实的人再开掉的成本高。而且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部分求职者不诚实造成的。
理想的情况是先在线上进行简单的了解,关键的技术面试到线下,企业给求职者报销打车费用
harryge
10 小时 49 分钟前
身后加 1 个摄像头,朝向面试者还有屏幕
xiaohantx
10 小时 41 分钟前
@ixcode 因为招聘方现在刷 kpi 的太多了,很多把你线下喊过去花时间花精力准备,结果其实不招,企业给求职者报销打车费用目前来说比支持线上的还少。。。。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yangjunhui.monster/t/113031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