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体验过 Intel 的 Ultra 系列的大中小核 CPU? Windows 日常任务的调度怎么样?

2 天前
 cnbatch

我想在 618 买个轻薄本,AMD 全大核很稳妥,但显卡驱动程序有 bug ,Windows 文本编辑光标会消失,至今都还没修复(我有 AMD 台式机以及 AMD 游戏大掌机)
Intel 的核显没这种 bug ,但大中小核共存……不知道实际使用的表现如何

大中小核列表:

三种核心共存的 CPU ,真不少(这只是一小部份):


说个题外话,我看到 Intel 推出大中小核,就联想到了麦当劳、肯德基的可乐,大杯 中杯 小杯

5637 次点击
所在节点    Windows
92 条回复
PrinceofInj
2 天前
ultra 7 165H ,平时使用没任何感觉,有时候开虚拟机也没啥感觉。
twl007
1 天前
Ultra 7 265k 目前没感受到问题 而且温度很好 风冷就够了 不需要上水冷
cpstar
1 天前
目前在用 134U ,感受就是,锅还真不是微软来背,或者 Intel ,反而是 OEM 的厂商。

先说这个 U ,2P+8E+2LPE ,2LPE 就不说了,除了待机等极端情况,基本上 park 了吧。但是 2P+8E 的调度,基本上 1P+1E 状态,导致 P 核基本上 100%而且始终睿频在 3GHz ,同时内核温度也上去了。

然后再说调教,安装了 quickcpu ,尝试调配各种参数,但是,奶奶个腿,各种不生效。

最后,发现了端倪,OEM 厂商写了一个配置文件,然后把一些参数都按死在那些配置上了,于是不挣扎了,就这吧。

https://imgur.com/a/0McsDry.png
cpstar
1 天前
补 23 图片
![quickcpu]( https://imgur.com/a/0McsDry)
realpg
1 天前
U9-285H 在用
我电脑不装乱七八糟软件 软件清单十分干净
平时工作就是开发
反正我对调度无感 我也从来不看他怎么调度 反正用着挺好的 我的负载不大 风扇一般也不转 后台也没啥吃资源的东西 因为电脑软件太干净了 除了编译 go 和 ts 项目的十几秒钟 基本 cpu 都不怎么动
northbrunv
1 天前
看看游戏本用什么 cpu 照着买同系列的就行了
hefish
1 天前
我觉着 intel 搞大小核就是个失败的产品。
someonesnone
1 天前
不是 arm 我肯定不会买大小盒产品
gzlock
1 天前
@JensenQian 不是 AMD 摆烂而是你资讯有点落后哈
AMD 的全大核笔记本 U 已经上市了:
R9 9955HX
R9 9955HX3D

中低端要等等了(应该是不好定价了,毕竟 7945hx 7840h 这些上一代 u 还在售
realpg
1 天前
@AkaGhost #1
放大一号字体就好了
wxf666
1 天前
@gzlock AMD 还不算摆烂吗?

两年前 2000+ 价位 7840HS ,今天还是这个价

🍎 M4 都比一年前的上一代,提升 60% 性能,内存提升 100%,价格降低📉 20% 呢。。
justplaymore
1 天前
windows 电源计划里可以开启隐藏项,手动控制调度策略。

搜索引擎关键字:异类线程调度策略 intel 大小核。
msg7086
1 天前
@wxf666 #31
国外主流游戏本甚至还在用 7435HS ,你指望 7840HS 能淘汰吗。
除了天际线这类狂吃 CPU 的模拟类以外,8c16t 96G 还支持 avx512 ,这还能换得掉吗。

非要说那就是 7840/7940 刚出来那会儿性价比太高了,无脑买,导致现在新产品不知道怎么出,旧产品不知道怎么降价。
cnbatch
1 天前
@cpstar OEM 写死配置文件,每家 OEM 设定的清单大概率不一样,这对于买家来说又是一个不确定性因素了

买电脑变成各种碰运气,狗见了都直摇头
wxf666
1 天前
@msg7086

没有 Intel 上压力,摆烂了呗。。哪有啥不知新产品咋出的。。

🍎 Mac mini M2 刚出一年,🍎 M4 就出来了,性能提升近 60%。。6000 元 M2 一夜掉价到 2500 。。

咋不见 7840HS 刚出一年,HX 370 也来猛猛提升性能,价格不升反降,7840HS 再来波大降价呢。。

现在 🍎 Mac mini M4 抢了几十万台 Win 小主机市场,希望能给 AMD 上上压力吧。。

改进方向多的是啊,单核差 🍎 M4 很远吧?多核性能、能效比也不如 🍎 M4 吧?低负载时低功耗低噪音?待机时 2W 功耗提高笔记本续航?

新品也和 🍎 一样搞统一内存,便宜硬件没了,只剩个 x86 生态护城河了。。
Donduck
1 天前
@cpstar #23 实际上除了微软,没有别的 OEM 会给你调这些设置,都是用 chip vendor 给的
Donduck
1 天前
@kuanat #7 Windows 怎么可能和 Linux 差不多,Linux 至今都没有 Windows 早在 1709 就有的进程/线程 QoS 控制
Donduck
1 天前
kuanat
1 天前
@Donduck #37

为什么 Linux 要有 Windows 的 QoS 控制,这个逻辑不合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系统。我猜你想说的是 Linux 没有类似 Windows QoS 的机制?在我看来,Windows 和 Linux 还真就差不多。



我在 https://v2ex.com/t/1129403 这个帖子里解释得比较清楚了,(自动,非指定 affinity )异构调度是个加权调度,依赖四个方面的参数:

1. soc 向系统汇报自身拓扑、容量以及频率温度等等运行时信息
2. 任务本身的特性定义,这个定义可以是历史数据统计而来,也可以手动指定
3. 用户意图
4. 调度器加权算法

调度行为的数学本质是将 1/2/3 作为参数,通过 4 的算法转化为特定的加权数值。

目前 1 是 soc 厂家提供的,仅取决于硬件平台。

加权算法方面,对于 Linux 来说有代码可以参考,对于 Windows 来说是个黑盒。尽管 Linux 的实现依旧 naive ,但我不认为 Windows 能比 Linux 好到哪里去。这是个约束优化的问题,可能不存在求解全局最优的多项式算法。

对于 2 来说,据我所知 Windows 可以通过任务管理器为某个进程设定“效率模式”来影响对于 P/E 核心的偏好。我对 Windows 了解不深,说错见谅。Linux 对应的实现叫 uclamp ,使用标准 cgroup 机制来手动定义任务特性。

对于 3 来说,Windows 应该是基于电源计划,现在(基于 hwp 的 governor )应该叫 power mode overlay 了。Linux 对应的入口是 tuned (过去是 power profile )。两者思路上基本一致。

Windows QoS 或者 Linux 的相关机制,本身只是额外的加权信息,至于它叫什么名字,如何与系统其他部分集成对接,是取决于系统原有框架的。

自动异构调度的未来,以当下的眼光来看就是两条路,要么手动标定所有的任务,要么拉长时间获得足够好的历史参考数据来自动标定任务。调度算法反倒不是很重要(我个人甚至认为 naive 的算法就很好了),毕竟只是个加权,底层逻辑还是公平。

换句话说,只要不用强制 affinity 的手动方式,目前所有依赖动态信息自动做异构调度的效果都差不多,不可能存在质的差异。顶多是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
Int100
1 天前
如果有的选,不要碰大小核,折腾自己。

选择全大核心,无论是 [游戏] 还是 [生产力] 都受益。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yangjunhui.monster/t/112972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