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闲来无事,研究了一下自己攒机架式 NAS 所需要的配件。
首先来个简单的机架式服务器科普。
很多人应该看过机架式服务器,但是实际买过、部署过的人却是少数。机架式服务器是以 U 为单位计量的。1U 的高度是固定的 1.75 英寸 (4.45cm),宽度是固定的 19 英寸 (48.3cm),深度却是不固定的,一般最小 40 多厘米。由于前后左右还要预留一些轨道、支架、走线的空间,所以最小的机柜长宽 (俯视) 是 60 × 60 cm 。
如果服务器较深,则需要购买 60 × 80 cm 或者 60 × 100 cm 的机柜。
机架式服务器看起来个头很大,但是却并不浪费空间。一台普通的 Synology NAS 的高度大概是 16cm 左右,需要占用大概 4U 的机柜高度。如果我们把一台桌面型 Synology NAS 随意摆在机柜的某一层,那么这片 4U 高度的区域大概也就放得下一台 NAS 、一台 Mini PC 和两个方块型的电源 (再加一点点其它物品)。
在家里放机架式服务器,噪音控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商用的机架式服务器通常噪音明显更大。为了控制噪音,一个办法就是把静音的消费级配件塞到在机架式服务器机箱里。
标准 ATX 电源的尺寸尺寸是 150 × 140 × 86 mm ,正好可以放进一台 2U 服务器。因此如果要攒一台机架式 NAS ,最低的高度是 2U 。2U 的机箱,可以装下标准 ATX 电源、矮型 CPU 风扇,和半高 (low profile) 的 PCI-E 扩展卡,正好适用于 NAS 场景。
4U 高度的机箱虽然可以装下常规显卡和常规的 CPU 散热器,但是对于 NAS 场景来说,并不是必需的。
接下进入正题。
1. 机箱
与游戏 PC 不同,攒一台机架式 NAS ,首先需要研究的是机箱。目前只有很少的厂商生产可以安装消费级硬件的机架式服务器机箱,银欣 (SilverStone) 就是其中之一。
银欣的机架式 NAS 机箱,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RM21-308 和 RM43-320 两款。型号中的第一位 2/4 表示 2U/4U ,最后两位 08/20 则表示 8 个 / 20 个硬盘位。
RM21-308 的外形如下所示:
这款服务器机箱尺寸较小,可以放进 60 × 60 cm 的小型机柜中,价格约¥ 2500 。
普通的 PC 机箱基本上就是一个铁盒子,但是机架式 NAS 机箱则不同,它们一般都标配了 "硬盘背板"。
硬盘背板是一个长条型的 PCB ,从服务器最左边延伸到最右边。每一条 PCB 可以服务 4 块硬盘。由于 RM21-308 支持 8 快硬盘,所以就配了两条这样的 PCB 。
硬盘背板使用大 4-Pin 接口供电。不确定每条背板的两个电源接口是否都需要插上。
上图是硬盘背板的数据接口 SFF-8087 ,属于 SAS 接口的一种。
很多人听过 SAS 接口,但是却没怎么见过。SAS 接口家族像 USB 一样混乱,包括 SFF-8086 、SFF-8087 、SFF-8088 、SFF-8431 、SFF-8436 、SFF-8470 、SFF-8482 、SFF-8484 、SFF-8485 、SFF-8643 、SFF-8644 、SFF-8680 等,而且每个接口都长得不一样。
我们只需要知道一条 SFF-8087 的线连接到硬盘背板上,然后硬盘背板在另一侧通过 SATA 接口服务 4 块硬盘就够了。
那么普通主板要如何提供 SFF-8087 接口呢?买一块 PCI-E 3.0 x4 的扩展卡就行了:
这款机箱的其它部分和普通 PC 机箱没有太多区别。它支持 M-ATX 主板和标准 ATX 电源。
接下来就需要开始考虑主板、CPU 等常规配置的组合了。
2. 主板、CPU 和电源
注:使用二手洋垃圾,我们可以把配件成本拉到很低。但是本文暂且使用普通消费级硬件。
这个配件组合有如下约束:
一个可选则组合大概是这样的:
当然还需要按需加点内存。通常一台 NAS 并不需要太多内存,所以这不会影响整体结果。电源规格有些偏高了,但是今天的 550W 电源几乎就是入门型号,再往下就是¥ 200 价位的产品了。
以上配件的整机价格大概是¥ 4000 左右,单盘成本大约是¥ 500 。
3. 机箱 (20 盘位)
即使是 NAS 发烧友,应该也不太可能在家里放这样一个大块头吧……银欣 RM43-320 的外形如下所示:
在尺寸上,最大的变化是深度达到了 66 cm ,因此大概需要 60 × 80 cm 的机柜才装得下。
此外,硬盘背板的规格也发生了变化。这款机箱配置了 5 条 PCB 背板,使用的是 SFF-8643 接口。
同样的,我们需要扩展卡来提供 SFF-8643 接口。
像这样的一块 PCI-E 3.0 x16 扩展卡,可以提供 4 个 SFF-8643 接口,也就是接 16 块硬盘:
它的价格和上文提到的那块 SFF-8087 一样,在¥ 200 左右。初次看到这个东西,很多人应该会疑惑一下:为什么规格高了至少 3 倍,但是价格居然持平,元器件数量明显还更少?
它的原因大概能猜到 (但是未考证)。喜欢屯视频线的同学应该听说过 HDMI/DP 互转的问题:DP 转 HDMI 时,只需要进行电气连接即可,但是反过来 HDMI 转 DP ,则需要专用芯片处理,不仅兼容性容易出问题,价格还更贵。PCI-E 转 SFF-8643 极有可能就是这种情况:理论上只需要做电气连接,就可以做出来这样一块转接卡,所以元器件极少,价格极其便宜。
当然,即使时 PCI-E 3.0 x16 也只能支持 16 块硬盘。如果准备一次性装好,支持 20 块硬盘,我们还需要一个 PCI-E 3.0 x4 的插槽,提供第 5 个 SFF-8643 接口。
接下需要更新主板、CPU 等配置组合。
4. 主板、CPU 和电源 (20 盘位)
这个配件组合有如下约束:
其中最复杂的问题是支持 20 块硬盘的供电。经查,机械硬盘在工作状态下,既需要 +12V 输入,也需要 +5V 输入。前者用于驱动盘片旋转,后者用于驱动数字电路。一块机械硬盘的总功耗大概是 10W ,然而我们并不知道其中多少是 +12V 的功耗,多少是 +5V 的功耗。
通常一块 650W 或 750W 的电源可以提供 100W 的 +5V 功率,和 500W 以上的 +12V 功率输出。分摊到每块硬盘上就是 5W 。实际情况是主板本身也需要占用一部分资源,实际分给硬盘的会更少一些。
因此,一块 650W / 750W 的电源,只能说是 "大概可以支持 20 块硬盘"。
另外一个问题是 PCI-E 3.0 x4 通道。一方面我们并不需要 PCI-E 4.0 ,应该使用低端主板;另外一方面,很多低规格主板只提供一条 PCI-E x16 和一条 PCI-E x1 物理接口,无法完整支持 20 块硬盘。
因此只能在主板上增加一些成本了。经过调整后的配置大概是这样的:
同样的,还需要按需加点内存。以上配件的整机价格大概是¥ 6000 左右,单盘成本从¥ 500 降至¥ 300 。
免责申明
本文基于互联网公开数据分析整理,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不保证装机兼容性和可靠性。有大容量存储需求时,直接购买成品的 8 盘位 NAS 通常是更好的选择。
欢迎提出更优方案。
(但是二手服务器就不要讨论了,淘宝一搜就有。配置是真的高,价格是真的便宜,噪音也有点大)
1
ntedshen 2 天前 ![]() 人家好歹是好钢往刀把上塞。。。
bro 你这是给个锈刀把镶金。。。 这么大段说真的你就是找 ai 批作业怕是都得给你批死。。。 1 、说实话。。。在 4u24 盘国产三百块台产六百块的情况下有人乐意花四千块买一个以塑料硬盘托架卖的比超微都贵而闻名的厂家的机架式。。。 我真的看不懂,但是我大受震撼。。。 2 、“那么普通主板要如何提供 SFF-8087 接口呢?买一块 PCI-E 3.0 x4 的扩展卡就行了:” asm1166 是最便宜的扩展方案。。。sata 版本的只要三十块钱,你为了那个背板去买 8087 。。。 3 、“像这样的一块 PCI-E 3.0 x16 扩展卡” 你看清楚,他不叫扩展卡,他是纯拆分卡,和 PLX 卡或者 SATA 扩展卡完全不是一个东西,不要脑补 4 、“即使时 PCI-E 3.0 x16 也只能支持 16 块硬盘” 这俩压根没有关系,看扩展卡给多少。。。 5 、“支持板载 2.5 Gbps 以太网,无需 WiFi (简化配置,节省成本),支持集成显卡 (简化配置,节省成本)” 不是我真的憋不住了哥们。。。机箱你他妈的花到四千块了然后跑硬件上抠几百块的成本??????????啊????? 6 、“既需要 +12V 输入,也需要 +5V 输入。前者用于驱动盘片旋转,后者用于驱动数字电路。一块机械硬盘的总功耗大概是 10W ,然而我们并不知道其中多少是 +12V 的功耗,多少是 +5V 的功耗。” 。。。你先买一个硬盘看看长什么样子行不行?这个硬盘上有啊,再不济看 specification 啊? 7 、“单盘成本从¥ 500 降至¥ 300 ” 我想知道你这是在和谁较劲还是怎么的? |
3
nealot OP @ntedshen
1. 你的这个信息是有用的。有推荐的厂商和型号? 2. 感谢你帮忙省了¥ 150 3. 用词问题而已,后面已经表达了这个意思 4. 原文中的提到卡确实有这个限制。你有更优的选项吗? 5. 又不是以后升不了 10 Gbps ,有需求的可以酌情调整。另外一方面家用 HDD 其实很难跑到 5 Gbps 以上 6. 并不是所有的 datasheet 都这么具体,比如这个 https://www.westerndigital.com/zh-cn/products/internal-drives/data-center-drives/ultrastar-dc-hc320-hdd?sku=0B36404 7. 满足需求的前提下节省成本不好吗 |
4
ntedshen 2 天前
@kk2syc 老人地铁手机,真的是老人地铁手机。。。
@nealot 1 、2u12 盘 4u24 盘,不都是随便搜的么。。。其实说实话我感觉这帖子里最奇怪的事情就是你能发现银欣在卖机架。。。因为老登不会看这个价位的东西,小登又根本找不到银欣。。。 3 、不不不这个不是用词的问题,不是一个东西,走一个接口但是完全是两码事,能理解吗? 而且这个拆分卡是根本不兼容 sata 的,你插 sata 背板他不会亮。。。 4 、hba 卡,顺便可以解决 3 5 、那你想啥板载 2.5 ,网卡现在对你这个机箱来讲完全就是零头。。。 不如说你选的硬件对你这个机箱来讲全是零头,离谱,太离谱了。。。 6 、所以我说你要不先买一块硬盘看看。。。https://img30.360buyimg.com/shaidan/s6160x4005_jfs/t1/234724/10/32331/169992/675e7aa9Fb36c8775/1604bb6e73efde5b.jpg 7 、问题是你这也没省成本啊。。。 |
![]() |
5
jqtmviyu 2 天前
看到机箱 ¥ 2500 马上划走. 花那么多钱, 是不是不如买个 m4mini+硬盘柜.
|
6
nealot OP @ntedshen 总结一下
1. 换某些国产机箱立省¥ 2000-3500 2. 20 盘配置用的 8643 卡有误,需要更换 3. 机箱立省 3500 后,20 HDD 整机价格就变成离谱的 2500 左右了,板载 2.5G 就是一个正常配置了 4. HC320 5V 功率 3.5W ,那么原文的结论大概基本成立 (20 块硬盘 70W ,总共 100W) |
7
tqbfjotld 2 天前
都上机架了怎么不弄个备援热插拔电源
|
![]() |
8
sNullp 2 天前 via iPhone
我用的 supermicro 2u 就有 24 盘尾了…
还带主板电源。 |
![]() |
9
Kaiyuan 2 天前
我 12U 机柜放不下机架式机箱,要不然我也组机架式的。
|
10
yanqiyu 2 天前 via Android
> 像这样的一块 PCI-E 3.0 x16 扩展卡,可以提供 4 个 SFF-8643 接口,也就是接 16 块硬盘:
不行,这卡出来的 8643 上面走的是 pcie 信号(卡本身就是把 x16 的分给 4 个口),这时候 8643 另一端应该接的是 U2 背板(常见情况),最后末端是 pcie 协议的 U2 接口的盘 |
![]() |
11
zhouu 2 天前
|
12
datocp 2 天前 via Android
不看看 dell 退役的服务器
什么银欣这也能叫服务器。 人家 R720 2013 发货,最后一个软件包是 2023 年,做工比这种一个机箱 2500 。。。一个破机箱 2500 。。。 用过 dell 才知道什么叫模块化服务器,企业级服务,高可靠性。不是这种卖铁皮品牌能比的。 |
13
r46mht 2 天前
@datocp
退役老机架服务器缺点也很明显啊,比如噪音对于家用而言过于离谱,耗电相对较大,处理器单核性能低到令人发指,架构过于陈旧以至于像 nvme 这样的特性完全不支持,只能靠 pcie 扩展实现。真会买来放家里玩的人应该不多 |
![]() |
14
ruanimal 2 天前
典型把钱花在刀把上。。
|
15
datocp 2 天前 via Android
r720 我还是熟悉的
单 cpu 2667 v2 ,基频 3.3,睿频 4.0 。当时按照 dell 的减少 cpu 延迟建议,关闭了睿频,线程功能。8 核工作在 3.3Ghz 。 至于噪音,平时是 4 个 20%大概 3200~3600 转,2 个 10%,在这种模式下,4 小时的 memtest 过程 cpu 大概 69 摄氏度。前半个月用 deepseek 做了一个根据 cpu 温度动态调整转速的批处理脚本感觉还错。 至于电,双 hd 大概 70w 。从 2017 年 3 月份到 2024 年 5 月份,每天 7:30-22:00 在线,大概 2800 多度电,是 iDRAC7 界面显示的。 处理器性能之前的测试超过 9 代 i5 的哪个 F 型号,不像别人还买块 e5 玩游戏, 7 年的 erp 运行过程一直被人说 io 不行。之前的 h310 真垃圾,h710p 玩了 2 天也没觉得多快。直到刷了 it 固件,凯侠 tc10 稳定的 500+MB 。230MB 的 HD 显示超过 1GB 以上的 sata ssd 向 HD 拷贝,拷贝对话框消失的很快。当然硬盘灯一直在闪烁继续写入。 前阵子 37 块买入 16GB 内存。。。配了 2.5 转 3.5 支架。R760 上 22 个 intel sata 480Gb ssd 组的 2 组 raid10 ?大文件内部拷贝极限速度在 141127MB/分钟。r720 没这么多 ssd ,虽然 m.2 快,我怎么觉得 sata ssd 健康度更可靠。 这种东西还是看用途的,没有既要便宜又要性能无敌的,但以一个机箱 2500 的价格,好好淘一淘不比这什么银欣香嘛。家里更适合的是 T 系列塔式机箱。 |
16
anonymity 1 天前
我买了个 40cm 短款 8 盘位 4U 花了 400 都嫌贵。要不是想省空间就买 65cm 的了(只要 100 多)😂
另外你那个扩展卡还得占一条 PCIE ,我选择买 4SATA 转 8087 的反向线两条接主板上的 8 个 sat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