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shendaowu  ›  全部回复第 1 页 / 共 45 页
回复总数  895
1  2  3  4  5  6  7  8  9  10 ... 45  
@mumbler #31

1. 我之前还真基本上将大语言模型和大模型等同了,我的错。但是大预言模型应该是唯一整合了不同领域知识的大模型吧?而其他的能操作现实的大模型都是具体领域的吧?如果是的话这是否能说明什么?比如大模型无法整合不同领域的知识进行创造之类的。这算是我的“垂死挣扎"吧,我已经没有能说服你的希望了,我的信念也基本被改变了。我的信念基本等同于观点,但是我不喜欢观点这个词。

2. 你是在阴阳我还是真那么想的?
@mumbler #27

第一段的对我的反驳我基本接受了,我之前没想到。但是还有个问题,就是这些大模型好像都局限于特定领域吧?然而很多创新需要跨领域。现在的大模型能自己尝试不同领域的知识吗?

应该是我理解不达标,你好像没有思想等同于现实的意思。我觉得想象难更多是因为大部分人没有专门训练过,或者天生没有那个动力,或者无法忍受那种不确定和瞎想的状态。
@shendaowu 见笑了,看错了,3700 T 时 3.7 P 。
@mumbler #27 所以你认为思想等同于现实了?那我们应该是没法讨论了。我还是详细搜了一下,人脑的算力有的估计为 2P FLOPS 。好像高于 gpt-4 使用时的算力 3700 TFLOP ,但是好像远低于训练时的算力 2.15e25 。
@mumbler #19 你说的这个东西指的是概念还是物理对象?按照我的理解创新需要同时操作这两者,但是大预言模型在操作物理对象的能力上应该几乎为 0 ,或者有可能也被限制了。我前面说了,我认为语言是对现实的有损压缩,不完全等同于现实,没有实践的思考大概率只是空中楼阁。我还是看不懂你是怎么得出大模型比人擅长排列组合这个结论的。我觉得你说的那些东西不能支持你的结论。当然我说的这些东西也不是很能支持我的结论,但是我没说我的结论很可信。我猜人脑的排列组合可能还包括监控的功能,不然可能就是所有组合都发送给意识处理了。当然只是猜的而已。不知道大模型有没有这个能力,至少为感觉它的监控能力不怎么样。不知道你说人脑排列组合的效率低是不是从工作记忆的角度来看的,或者是从神经元传递信息的速度的角度来看?但据估算仅考虑神经突触,人脑的算力应该也是比大模型大的。这个我搜了一下,没搜到什么,不太可靠,不想详细搜了。人的工作记忆只是人脑功能的一小部分,不能代表人的上限。
@duanxianze #11

虽然我基本认同你的结论。但是你说的细节我有点不同意,我还是比较相信人脑可能利用了量子力学的机制来实现思考的。我前段时间好像看到一篇报道说大脑可能是通过量子力学的方式实现同步的。我理解可能类似时钟信号吧。据说现代 CPU 也会遇到时钟难以同步的问题,很难处理,GPU 可能也类似吧。想要实现强人工智能,要么人类能够有效利用量子力学,要么设计出一种全新的生命让其自行演化,要么可能是人脑根本就没用多少量子力学的机制。我想不到其他情况了。

还有更玄乎的,所谓连接集体意识。这个我感觉可能只是幻觉,不太可信。可能不是这个名字,大意就是你是一个终端,可以连接盖亚那种服务器的意思。我问了一下 deepseek 也没得到什么确定的答复。

另外神经元之间通信不是纯电的,是混电的。
@mumbler #3

这位朋友你是怎么得出大模型可以进行排列组合的结论的?据我所知大模型的记忆力一般就是上下文的大小。就算是这个记忆力我也无法理解它可以进行排列组合。或者你的意思是它可以在人工神经网络中排列组合?

根据我自以为是的可能是创新的经验来看,这个排列组合可能会遭遇组合爆炸,并不是两两匹配就行了。很多创新的关键概念不止两个。我怀疑人脑可能有专门处理排列组合的“硬件”,但是可能无法通过意识访问。这个对应点子凭空冒出来,没有有意识思维的过程。另外想象和实际一般是会有一些差别的,毕竟语言应该是对现实的有损压缩。因此需要通过实践不断纠偏,我理解大模型基本没有实践的能力。我以外行的脑子思考,如果想要不断实践并纠偏的话,可能需要不断训练,这个成本可能很高。使用大模型一般应该都是使用训练好的模型。
7 天前
回复了 nativeBoy 创建的主题 随想 聊天是一门技能
@shendaowu #8 写完才发现没审好题,见笑了。
@lekai63 #4 平台跟用户一般有利益冲突。平台想要用户不停地刷刷刷。用户想要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并且不想一直刷刷刷。
7 天前
回复了 nativeBoy 创建的主题 随想 聊天是一门技能
OP 没好朋友吗?我觉得如果你提出来的话,好朋友是可以输出 log 的。这个我没试过,但是听说过类似得。另外不知道 OP 有没有试过 AI ,让 AI 扮演各种性格的人,然后同时输出它的内心戏和表面的回复。AI 这个我也没试过,现在不行也许以后行。用 AI 的话建议别投入太多感情,现在的 AI 基本都没多少记忆力,跟人的区别还是挺大的。我好像听说不少人都跟 AI 聊得很开心,甚至更不愿意与真人交流了,怕怕。

如果 OP 在社交这方面有需求的话,聊天能力还是值得加点的,毕竟这个需求不被满足的话可能会影响其他任务的表现。想确定自己有没有社交需求的话推荐做一下大五人格测试,外倾性为高应该是对应社交需求高。
Mem0 也许能实现这个功能?“自适应个性化:根据用户交互不断改进,提供精准个性化记忆。” “Mem0 可以显著提升个性化 AI 的能力。通过记住用户的偏好等用户画像信息,AI 产品就可以提供更加个性化服务,有较好的想象空间。”https://www.cnblogs.com/xiaoqi/p/18315502/mem0

另外 OP 刷这些东西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我属于手里拿着“XY 问题”,看谁都在犯这个毛病。比如如果 OP 是想扩展知识面的话,也许看“牛津通识读本”或者各学科的导论效果会更好一些。如果是想紧跟时事的话,订阅一些相关的正经媒体也许更好。
12 天前
回复了 aweim 创建的主题 随想 世界真的是空吗?
@aweim #14 你怎么这么怂?怕被封号?有困惑就应该提出来。如果别人让你难受了,那是别人的问题。但是尽量别跟让你难受的人争论,特别是负面情绪抗性等级不高的情况下,对你自己的伤害应该很大。如果你抗性高了再跟别人争那受伤的应该就是别人了。我要是你的话,不把困惑消除掉我基本是不会停止的。一个地方消除不了困惑就换个地方。我 80% 相信那些困惑会对自己造成负面影响。比如经常浮现到显意识里对我来说就是个负面影响,因为会占用我宝贵的意识。不知道 OP 是不是看到别人说你你就不好意思了。相信我,这种感觉是可以适应的,多遇到几次可能就没太大感觉了。如果 OP 天赋异禀,脸皮薄到吹弹可破的程度的话,推荐看看《学习乐观》。另外还有一点,我通过麻烦别人变强是为了造福人类,虽然好像挺精神病的,但是很好用。如果 OP 极端自私的话可能用不着这个,不过我相信大部分都是不太愿意麻烦别人的。看你的表现你好像就不太愿意麻烦别人,也许能用到前一句的前一句那个方法。
12 天前
回复了 aweim 创建的主题 随想 世界真的是空吗?
我感觉这个我熟。我感觉 OP 就是在纠结世界真实的样子是什么样的。我不知道 OP 纠结真实的目的是什么。是满足追求真实的本能还是为了指导行为和决策?如果是前者,我 99.9% 确信这是个无法完成的任务,除非你信教。目前的西方哲学家应该普遍不相信人类有确切地认识世界地真实样貌地方法。不过我只是个民哲,别太相信我。如果是为了指导行为和决策,那我 99% 确信即使不了解真实是什么,也是可以通过实践获得不错的结果的。如果 OP 对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很有自信的话,推荐了解一下科学哲学。我听说哲学会导致大部分人都很痛苦。还有就是实用主义哲学好像不关心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只关心知识是否有用。如果 OP 对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没什么自信的话,推荐看看 YJango 的《渐构·世界模型》。收费的。目前来看我没发现什么能让人掉 san 值的东西。课好像还没更完,后面就不知道了。另外更新的我也没看完。
16 天前
回复了 pkoukk 创建的主题 奇思妙想 做一个禁“云”社区,有没有搞头?
跟我设想的网站有一点功能重叠。我设想的是,一个人给出一个方法后,网站会将这个方法以类似临床试验的形式发送给一些人,然后收集使用方法的效果。如果效果好就大范围发送给更多的人。方法会有明确的操作方法和达成条件。另外网站也会考虑到方法的效果因人而异的问题,如果发现某些方法只对具有某些特征的人有效,之后基本上就只会发送给这类人了。至于如何识别这类人,是通过各种标签。至于没什么大用的知识,我基本没怎么思考如何处理。想要详细了解的话翻翻我发的帖吧。再发链接我怕被当成是推广封号。不过我这个回复好像也有点像推广。我目前正在写网站的需求文档,难死我了。如果 OP 有兴趣并且有能力的话希望能带带我。我只是个野生程序员,技术挺烂的。

另外 OP 描述的现象好像基本上跟认知闭合需要高能对上,类似的还有大五开放性低。这种特征大体上来说好像是不太好的。但是单纯的过低的认知闭合需要和过高的大五开放性可能也不怎么好,可能需要配合理性才能控制住其副作用。但是理性这个东西培养起来好像挺困难的,大部分人应该都没有那个条件。相对来说固执一点可能更稳妥一些,毕竟不固执一般就意味着更频繁的变化,而变化一般都是带有一些风险的。

还有我怀疑这种根据自己了解到的信息构建模型的能力应该是一种本能,而不仅仅是一种不好的习惯,跟人的本能对抗是很难的。我大概很早之前就知道类似的东西了,但是跟自己的感觉对抗的时候还做不到每次都能胜利。我指的是做普通决定的那些感觉,类似看涩涩的那种决定我还是基本控制不了。深入了解这种东西也许有助于控制这种本能。目前来看我感觉科学哲学中的真理融贯论在这方面有比较深刻的讨论。不过科学哲学中的东西可能是有风险的,可能会动摇人对真实的那种舒服的本能的感觉。如果有过因为某些思想上的东西消沉过很长时间并且一直没走出来的经历的话,最好还是别了解了。

看起来 OP 主要还是想筛选,但是我还是比较想做改变。网络上应该还是有不少未成年的,这些人应该还是有很大的改变潜力的。另外就算是成年人,如果大五开放性高的话,改变应该也是有可能的。
@zoharSoul 大佬是不是记错了?是平滑重启( Graceful Restart )吧?我用大佬给的关键词没搜到什么东西。刚才在问 DeepSeek 的时候它提到了这个词。我的担忧如果用了平滑重启应该就不存在了?另外求大佬鉴定一下这个回答: https://segmentfault.com/q/1010000046362677/a-1020000046362824
@zoharSoul 我预计我更新的频率会比较低,不想学 docker 那些东西。我想直接替换我写的 php 文件、CSS 文件和 js 文件等文件。但是不知道除了替换的时候关闭服务还需要干什么。另外我也不知道是否需要关服务。
@expy 我对可靠性有强迫症。如果我升级的时候某个用户正好在访问网站,我猜可能会导致问题。比如程序执行到一半服务被强制关闭了。当然特殊的地方我会用事务的,但是这东西也不能保证一定不出问题吧?不过一个 BUG 造成的问题可能远大于上面那种问题,如果真有那种问题的话。我写 BUG 的能力还是挺强的。
@zoharSoul
1. php + javascript + MariaDB 。
2. 这个我之前不了解,我网上搜了一下,我感觉这个主要是偏物理和基础设施上的东西?目前我打算用阿里云香港的 ECS 套上 CloudFlare ,并且用 CloudFlare Tunnel 。Linux 发行版用 Debian 。ECS 目前打算用比价便宜的。如果最便宜的没什么问题我肯定会用最便宜的,如果真有人用的话再升级服务器。所有东西都运行在一个 ECS 上,不会买其他的服务。
@zoharSoul 能说一下需要提供什么信息吗?我感觉也许有用的信息:语言:php 。目前不打算用框架,可能会用 Composer 。能接受停机维护。
27 天前
回复了 NianBroken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你们会害怕死亡吗?
心流、意义感、使命感、awe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we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731062/answer/1700836572 )和高峰体验等东西好像可以对抗死亡焦虑。我忘了我是在哪看到的了,不保真。真遇到死亡威胁的那种恐惧这些可能效果不大。我理解的死亡焦虑就是在相对安全的情况下想到死就出现负面情绪的情况,死亡恐惧是类似恐高的那种恐惧。得了绝阵的那种恐惧我不知道,这个可能属于二者同时?有时间推荐找点书详细了解一下,没时间的话跟 AI 聊聊这些也许也会有帮助。

站着说话不腰疼地说一下我现在感觉怕死就是个本能,还是挺强烈的本能。另外这个东西可能也是指引人获得更好的主观体验的一个路标。如果你发现什么东西能缓解死亡焦虑,并且如果这东西副作用不大的话,那么最好是研究一下这东西。对我来说理解生命挺有意义感的,看到那些在生命的各个层级上反复出现的概念有种超越时间的感觉,可能是一种审美体验吧。忘了说了,审美体验好像也能对抗死亡焦虑。据我所知审美需要练习,我在很多年前听从某个人的建议,把巴赫的曲子当成背景音乐一直听,慢慢就有感觉了。我之前偶尔听音乐会出现类似性高潮的快感,不过也许是某种病态,听说叫大卫综合征。
1  2  3  4  5  6  7  8  9  10 ... 45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115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4ms · UTC 23:50 · PVG 07:50 · LAX 16:50 · JFK 19:50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