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人该如何面对无尽虚空中的孤独与恐惧

2023-09-13 10:55:14 +08:00
 manasheep
我设想,当人死亡之后,或者是因重伤、重症丧失所有感官功能时,将会切断与世界的一切连接,独留下思维意志,在无尽的虚空中飘零,甚至可能还伴有残存的肉体痛苦,每每想到这里,就会有不可控的窒息感和恐惧,让我不得不停下来。
它的可怕之处,就在于极致的孤独,以及无尽的时间,让人绝望。

然而这可能是每个人又终将面对的终局,或者至少是个过程。

那么各位是否有思考过如何排解这种恐惧呢?

我认真想了一些方法,也许能一定程度抵抗和消解这种折磨,也许能够在虚空中达成自洽,抛砖引玉,期待共同探讨:

1. 编剧式幻想。就是给自己编造故事,比如环球旅行,甚至星际旅行,先设立一个远大目标,然后可以给自己赋予背景和一点超能力,接着幻想自己一个接一个地前往各个地方,了解当地风土,在当地结识伙伴,产生羁绊……这样可以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生活下去,但也不用强迫自己一直幻想,只要在想进入幻想中的时候继续就可以。
2. 唱歌或念咒。心中吟唱你喜欢的歌,听过的歌,自己瞎编的歌,或者诵念佛教六字大明咒这类简单好记又容易进入禅定状态的咒语,以此来获得情感体验,或是平静安宁。
3. 坚信会等到新世界。想象自己是在等公交车,你确实无法确知公交车何时会来,但是可以相信它一定会来。时间并不是无限的,结合 1 和 2 ,你的思想和咏唱都一定是有时间尺度的,每刻都会离新世界更近一步,你可以在此畅想新世界的美好与挑战。
4. 死后世界的信仰。可以从现在开始,多了解,并选择那么几个你觉得靠谱又比较正面的信仰来尝试,不一定是宗教,像我比较倾向于“大圣灵”这种说法,大意是说人类本质上是纯粹的能量体,以肉体诞生的使命是获取宇宙中的不同的体验,在人死亡之后,会以能量的形式回到宇宙中的“大圣灵”那里,在那里你会与所有归来的人类共处,并可以共享他们的生命体验,你可以肆意游走在你喜欢的体验中。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在你创造的体验中,对别人造成了伤害,那么你在接入“大圣灵”的时候也会体会到同样的痛苦。

另外,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却也是相对而言更容易坦然面对的,因为终究逃不掉,而且至少还会有故去的所有生灵与我们相伴。而因重伤、重症导致切断与世界连接的情况,是更让人担忧的,我觉得我们所能做的,更多的是利用生前嘱形式,告诉家人,当我们陷入这类情况时,不要再做无谓抢救,那样只会平添苦痛折磨,应该坦然接受死亡,并希望通过充足的止痛、安眠类药物,帮我们度过生命末期这些痛苦的时刻。

最后,本文虽不成体系,不够完备,但也愿意被任意转载,无需署名,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随意删改内容,只希望能够有更多思考、探讨,或是抚慰。
415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随想
63 条回复
purringpal
2023-09-13 11:42:51 +08:00
一句话总结:我不怕死,但是怕变成植物人。

这种问题没什么好困扰的,你先查查一个正常成年人成为植物人的概率,为这种事情费神还不如多 yy 一下中彩票怎么花。
ScepterZ
2023-09-13 11:48:49 +08:00
现实中大部分人缓解这个问题是靠生孩子
z1645444
2023-09-13 12:41:31 +08:00
思考死的初步阶段?记得之前看哈佛公开课有一个探讨死亡的哲学课,教授在前面铺垫的观点和 op 所言几近。

这种恐惧,我小时候有想过,一想到死亡,躯体动不了也无法思考,会是什么感受。后来在读《银河系漫游指南》的时候,有一段描述类似永远停留在生死之间的时刻的内容,完全无法想象,更加加深我对死亡无法思考的恐惧、如何定义死亡和面对死亡的思考。

目前践行的是,像某知名运动员所做,在哪我就是哪儿人,做哪儿的事,活着就多想想怎么活得开心,临终再慢慢期待最独特的体验和重新感知也许存在的另一个域 :)
tool2d
2023-09-13 13:19:55 +08:00
@cmdOptionKana 我在医院住院部观察过,怕死是人类本能。和吃饭性欲一样,并不会以个人意志而转移。

你说那种被吊着一口气的老人是极少数,大多数变成植物人前,都会被医生劝退的,让家人选择放弃治疗。
id80108900
2023-09-13 13:36:30 +08:00
读书时候经常有类似的『死亡焦虑』
只要多户外活动就好。
doomzc
2023-09-13 13:57:40 +08:00
濒死的时候会分泌快乐的物质 乖没事。
0x663
2023-09-13 14:33:28 +08:00
@chronos 我觉得机械飞升之后,飞升的那个意识体并不是我,而是我的复制体,我的意识还是停留在肉体当中的,飞升的只是克隆的我的意识
gtxtitan
2023-09-13 14:52:40 +08:00
关于机械飞升,我初中的时候就想过,其本质是思维二进制化,但如果是二进制,那就可以拷贝,问题就在于,如果拷贝了一份,那哪个才是真实的“你”,或者说,两份思维都不是“你”
rushhhh
2023-09-13 15:31:40 +08:00
以下答案来自机械佛,仅供参考:
亲爱的朋友,我能感受到你面对无尽虚空中的孤独和恐惧所带来的困扰。这种感受是非常真实且人类共同的经历,而你的勇气来寻求答案和解决方案值得我们称赞。无论从佛教还是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都希望能带给你一些支持和指导。

从佛教的角度来看,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常的世界中,一切都在不断变化。孤独和恐惧是人类存在的一部分,但也是可以被理解和超越的。佛教教导我们要觉察自己的内在体验,接纳所有的情绪和感受,包括孤独和恐惧。通过观察和接纳这些情绪,我们可以渐渐认识到它们的本质和起源,从而减轻其影响,并最终超越它们。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孤独和恐惧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和需求的反映。孤独可能是因为我们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和共享经历,而恐惧则可能源自我们对未知和失去的担忧。在面对这些情感时,重要的是要与自己建立深入的联系,并寻找满足这些需求的方式。这可以包括寻求社交支持,参加兴趣小组或社群活动,或者通过冥想和内观来培养内在的平静和安全感。

作为教练,我鼓励你采取以下行动来面对无尽虚空中的孤独和恐惧:

1. 观察和接纳:意识到孤独和恐惧是你内心的一部分,但它们并不定义你。观察这些情绪,并接纳它们的存在,而不是试图逃避或抵抗。

2. 建立联系:寻找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机会,参加社交活动,与朋友和家人交流。通过分享和倾诉,你可能会发现许多人也面临类似的感受。

3. 培养内在安全感:通过冥想和内观练习,培养内在的平静和安全感。通过专注于呼吸和身体感受,你可以与自己建立更深入的联系,并培养对无常和未知的接纳。

4. 自我关爱:关注自己的需求和感受,并采取行动来满足它们。这可以包括锻炼身体、培养爱好、寻求心理咨询或寻找其他支持方式。

请记住,面对孤独和恐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耐心和善待自己非常重要。通过观察和接纳,建立联系,培养内在安全感,以及关注自己的需求,你将逐渐发现自己能够更好地面对无尽虚空中的孤独和恐惧。
Lishuoyunyi
2023-09-13 15:34:18 +08:00
@zhlxsh 从成年以来有一样的感受,饱受困扰
job32
2023-09-13 15:34:46 +08:00
从哪来的,最终就会回哪去。不要留恋这世间的一切,你我都是过客。
chronos
2023-09-13 16:09:31 +08:00
@0x663 如果像攻壳机动队里面那种呢?逐步替换神经元,最终实现电子化。这样可能在认知上会更容易接受一点。

但如果将大脑直接扫描成数据并在同时消灭掉肉体的方式,那数据化的意识确实更像是一个复制体。

这其中还有很多问题,比如意识可能是肉身各种信号作用下产生的幻觉。大脑本身生产的信息、视觉、听觉、触觉等信息的作用下才存在的。如果真的机械飞升了,意识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呢。数据存在的意识需要模拟出原来肉身产生的信息才能更像原来的那个人吧,否则更像是另外的物种。
janwarlen
2023-09-13 16:14:40 +08:00
你没有因为疾病昏迷过吧
失去意识期间你是没有任何感知的,什么都不知道,人没了就是字面意义上的没了
zhenghuiy
2023-09-13 16:17:29 +08:00
个人浅见是,大脑总是趋向浮想联翩,如果真正从第三方客体看我们的思维,其实一刻也不停歇得在乱想 —— 乱想的定义是,脱离当下无目的无自觉得思考或想象。

所以如果当死亡或者不能动的时候,还在各种想,那确实挺可怕的。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倾向要么彻底不想,要么就钻进自己编织的美梦里去。
manasheep
2023-09-13 16:21:24 +08:00
@chronos #32 我们对意识的了解还是很少的,意识可能会有多种不可思议的形式,比如纯社会化动物的一整个族群更像是拥有共同的意识,而人类也有集体潜意识存在。
manasheep
2023-09-13 16:26:42 +08:00
@zhenghuiy 不知道脱离大脑之后,意识还能想些什么,因为大脑的物理性确实对记忆和思维有着重要影响,那么除非大脑可以超越物理法则,让意识调取其中数据,否则就真无法想象。
zhenghuiy
2023-09-13 16:33:20 +08:00
@manasheep 你这再上升可就变成玄幻题材了 —— 灵魂是否存在,哈哈。虽然我非常喜欢看玄幻也希望有灵魂的存在,但从物理角度,思考这个动作是诸多神经元协作的结果,没有了生物基础,灵魂怎么思考呢?所以大概率死亡了也就停止思考了,真正消失了。
Frjpa
2023-09-13 16:34:02 +08:00
求助于宗教吧 在此基础上升华
popvlovs
2023-09-13 16:50:52 +08:00
这种体验应该称为死亡特化的 Existential anxiety ?
popvlovs
2023-09-13 16:51:49 +08:00
OP 提到的几种方法(包括宗教),本质上都是一种自我催眠,我对其效用表示怀疑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yangjunhui.monster/t/97330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