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Wa - 读懂每一行代码!

2014-01-06 20:32:08 +08:00
 iammutex
CodeWa( http://codewa.com )是我2013年的个人任务之一,很幸运能够在2013年年底之前完成,目前自己试跑了一段时间,也算是最简可用版本出炉。

CodeWa的口号是:“读懂每一行代码!”,这个口号其实来自一个比较无奈的现实。这个现实就是,我们身为程序员,用代码混饭吃,但是很多人每天都只在机械地coding,能够主动去读优秀代码的人其实非常之少。就我身边的朋友来说,每天和各种开源软件打着交道,但是对WebServer的运作、HTTP协议的实现、数据库缓存的内部实现等等完全没有概念,而了解这些最方便有效系统的方法,莫过于读源码。

为什么大家不去读源码?而答案也很简单,水平有限,门槛过高,难于坚持。实际上归结到一个字上,就是“难”。那如果我们能够做一些事,让读源码的难度降低下来,是不是会有更多人愿意去读优秀的源码,提高自己的水平呢?我想这个答案是肯定的。

于是有了CodeWa,在CodeWa,每个人都可以对每一行代码添加自己的批注,每一个人也可以看到其他人添加的批注,当你看不懂一段代码时,其他人的批注没准就能够帮你理解。经过时间的沉淀,可能对每一行代码,我们都能积累很多不同角度的优秀批注,帮助新加入的朋友更容易的进行学习。

CodeWa现在还很简陋,但是让他运作起来的核心功能已经有了,现在,就等你加入了。

http://codewa.com
23752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158 条回复
pirex
2014-01-07 14:07:59 +08:00
希望能够增加自己上传代码。
为何不考虑开源
iEverX
2014-01-07 14:14:14 +08:00
好顶赞
可以定期增加呼声最大的项目
venglide
2014-01-07 14:16:53 +08:00
做得不错,如果和sourcegraph结合起来就非常方便了
a591826944
2014-01-07 14:46:57 +08:00
喜欢。。。期待补补课,加入一下
MarsWang
2014-01-07 14:47:02 +08:00
挺好的。
lovesky
2014-01-07 14:54:07 +08:00
想法不错,但是我用起来觉得好别扭,提个建议,最好可以支持用户定制界面和树状文件切换。
ql9075
2014-01-07 15:45:13 +08:00
楼主,有木有可以让用户自己增加源码项目的功能。。
xiaozi
2014-01-07 15:54:08 +08:00
为何只能对一行编写注释
iammutex
2014-01-07 16:03:17 +08:00
@ql9075
@pirex
后续可能会考虑自己上传代码的,目前限制只能系统上传也是为了一点点尝试
iammutex
2014-01-07 16:03:50 +08:00
@lovesky 多谢建议,我们考虑一下这个需求的普适程度
iammutex
2014-01-07 16:04:23 +08:00
@xiaozi 请见我在27楼的回复
acking
2014-01-07 16:20:01 +08:00
这样的话到时候会出现很多无用的注释么
iammutex
2014-01-07 16:29:36 +08:00
@acking
会,所以后续会加点赞或者顶踩功能,让最优秀的批注放到最前面。无用的,垃圾的都会被折叠。现在还没有做的原因,是因为目前内容还很不够,不存在这个问题。
最终的图景可能是,对每一个问题点,可能都有几条优秀的批注,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做讲解,让大家可以从多种角度来理解。
mikale
2014-01-07 16:33:53 +08:00
没交叉引用,读代码根本不适合
coetzee
2014-01-07 17:07:09 +08:00
这个想法很好,给一个小建议:暗色主题是不是更有诱惑力?
lenville
2014-01-07 17:30:46 +08:00
Cool !
iammutex
2014-01-07 18:16:54 +08:00
@mikale 有交叉引用的,双击或者选中函数名或者其它定义名,左侧会出现定义的链接,点击即可。具体可以看首页的图片说明。
huangz
2014-01-07 18:55:42 +08:00
祝贺 CodeWa 正式上线!!
hhkbp2
2014-01-07 19:07:17 +08:00
读代码的话,个人还是习惯一个好点的IDE,或者编辑器,可以查定义,查所有引用,查使用次数,查继承结构等
CodeWa这个想法很好,对于看不懂的部分代码,可以学习一下别人的批注,起补充作用
hulk
2014-01-07 19:12:34 +08:00
点赞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yangjunhui.monster/t/95902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