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点自己玩 ALL IN ONE 的体会

2023-02-28 10:50:43 +08:00
 whl1657343

现在玩软路由的越来越多。到处都在宣传 ALL IN ONE 的玩法,我自己也玩了 J1900 、3215u 、N5000 、J4125 、N5105 、7505 、8600T ,个人感觉低功耗 CPU 跑 ALL IN ONE 真的也就是简单玩玩。特别是套上了 ESXI 和 PVE 之后,迅雷跑多几个资源 CPU 分分钟就占用百分百。然后内网其他设备上网就直接卡成狗,即使再怎么直通也是然并卵。 当然了,在不给压力的前提下低功耗跑 ALL IN ONE 确实不怎么感觉得出来有什么问题。但是只要连接数一上来马上就上头了,虽然说日常情况下负载高不到哪里去,没什么不良体验,但是也需要考虑在压力大的情况下网络的体验。现在很多视频博主在跑测试的时候都是展示的都是连接数少的压力下的表现,确实都挺不错,但是实际上连接数一多以后表现就完全两样了,所以还在准备入手低功耗跑 ALL IN ONE 的真的需要考虑清楚自己的网络环境。 所以个人感觉低功耗跑 ALL IN ONE 尝尝鲜可以,真的要好用还得要 CPU 给力才行,毕竟数据交换全得靠 CPU 。 我自己玩到最后还是选择了各司其职。主路由用回了 RB5009 ,旁路由暂时用 R66S 顶着,NAS 用的是 10600T 跑 PVE 搭配黑裙和 win10 。

19324 次点击
所在节点    NAS
69 条回复
ltkun
2023-03-01 18:21:49 +08:00
从来不把主路由放在 AIO 内 万一炸了就真失联了 很同意 op 观点 所以我也选择了低功耗高性能的 CPU 9900t 8700t 不带硬盘整个系统待机在 15w 以内 cpu 待机功耗估计几瓦
ltkun
2023-03-01 19:20:50 +08:00
yomoer
2023-03-01 19:38:19 +08:00
我的方案:
J4125 的 Esxi 跑 OP 当主路由,跑 win7 当偶尔的百度网盘下载器、跑 ubuntu 做学习测试;
NAS 用白裙,毕竟存数据的稳定省心最重要。
ltkun
2023-03-01 20:01:48 +08:00
前面的截图是 nas 机箱的 8700t 这张是 atx nas 机箱的 9900t 都是 es![Screenshot_20230301_190543_com]( https://cdn.staticaly.com/gh/ltkun/img@master/20230301/Screenshot_20230301_190543_com.4mv7g7iploqo.webp)
ixixi
2023-03-01 20:21:03 +08:00
j4125 的白群辉 跑 openwrt 做旁路由,主要用来挂 clash
感觉平时特别稳 日常无需维护管理

这算 all in one 吗 ?
fengshushu8
2023-03-01 21:45:00 +08:00
i5 7200 刷 openwrt 不跑飞机 + aliddns + 端口转发
DS920 群晖
ubnt Uap 吸顶
chrome 飞机出墙
各司其职,各方面负载超低,基本常年不管系列
bao3
2023-03-02 01:31:15 +08:00
千万不要 All In One ,不光不要,你还要做好异地备份的需要。举例来说,即使你能正常运行 Docker ,你也要备份一下你的 docker 数据,万一你的系统崩了,你还可以恢复。这些备份手段很多,比如作 rsync 远程增量备份,利用 PVE 的自动备份,备份你的虚拟机到远程 NAS 上,等等。

“只有小学生才 all in one ,因为小学生觉得没啥风险,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WebKit
2023-03-02 09:07:17 +08:00
@ooooo 主要作为 NAS 用,那直接装黑裙就好了,群晖也是可以装虚拟机的
0superx0
2023-03-02 10:58:41 +08:00
买个好点的路由,整个树莓派 IO 板来装 linux,挂载硬盘,装 OSMC 跑影音,跑服务,当网关,,比什么 all in one 都强. all in one 就是机器一挂,人不在家,全家都在黑人问号...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yangjunhui.monster/t/91975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