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将自己的电脑整成一个云服务器,这个耗电成本高过买台云服务吗?

2022-05-26 14:18:43 +08:00
 muchenlou
最近我的云服务器快到期了,想再白嫖(新用户)一台云服务器,但是看到了国内阿里云和腾讯云都开始涨价了,就想到了自己在家闲置的台式,网上有相关的文档和开源代码,只是想到了耗电,毕竟要 24 小时开机,但是我不太懂电脑的耗电成本和去买云服务器成本比起来,是哪个更高
19745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142 条回复
zx900930
2022-05-27 18:42:08 +08:00
这....自己一台文件服务器, 跑了一些 web 应用和 docker 容器之类的, 公网 ip.
10 年了都没换过任何配件, 除了停电都是 24x7 不停工作
CPU i7 4790k
硬盘是
三星 850 Pro 256G 通电时间 87566 小时, 10 年过后还剩 94%寿命
+西数的 WDC WD20EZRZ 2T 若干

个人服务器的稳定性根本就没有某些人想象的那么不堪, 要说有缺点: 就是你无法控制你的 ISP 是否会断网, 电网是否稳定这种因素了, 不能像云服务商那样做异地灾备.
jeeyong
2022-05-27 19:08:00 +08:00
@beijiaoff 850W 电源得主机, 10900k, 3080 不超频.
每天工作 10 - 14 个小时. 包括玩游戏, 写代码, 看电影.
一个月单主机得电费在 200 左右

所以我传播什么错误信息了?
pangpre
2022-05-27 19:33:27 +08:00
@MicroGalaxy 请问这个和带宽上行有关系吗 生产环境这样用 会不会很慢?
ClericPy
2022-05-27 19:52:25 +08:00
整个云桌面办公还有点用, 保证工作环境一致性. 实际貌似亏本, 懒得折腾了, YAGNI
beijiaoff
2022-05-27 23:26:36 +08:00
@jeeyong 我的帖子里说了,你这个场景就 40-500w 的功耗,平均一下按 250 算(实际你也不会花 6 小时打游戏吧),一天 12 小时是 3 度电,一个月 90 度,也就约 45 元电费。
mingwiki
2022-05-27 23:50:54 +08:00
@Asimov01 没有公网 ip 怎么搞定啊 我是租房的 有 nas 没 ip 出门就报废好难受
jeeyong
2022-05-28 00:27:43 +08:00
@jeeyong 嗯..特意看了一下..
玩时间最长得 PUBG, 大概 300W 不到. CPU: 90W 左右
GPU 190 - 250W 浮动...
那这算下来是没那么多...

但我今年过年回家, 冰箱不插电...家里电器 一个光猫, 一个 NAS 45W 吧. 群晖 DS220+ 一个 WIFI 路由器
一个机箱..
正好呆了整个 2 月份. 月底结算电费是 180.. 我没玩游戏啊..

另外 PUBG 一天我可能玩的时间打到 10 个小时哈哈...
debuggerx
2022-05-28 01:25:41 +08:00
我也来简单算下我的情况好了:
小主机:J1900 ,拖一个移动硬盘,待机功耗肯定低于 20W ,为了好算再加些余量,就算用 25W 算,以上海的电价一年差不多也就 100 左右的电费
所以如果按机器买回来到现在 5 年的时间算:
电费:500
耗材部分:
848 (小主机,5 年前淘宝买的)+230 ( 120G 的 SSD )+120 ( ddr3 的内存条)+159 (红米 AC2100 路由器)+69x5 (续费五年的域名)=1702
平均下来每年的花费是:( 1702 + 500 )/ 5 = 400

而如果假设这些东西保守估计还能再用 3 年,那么情况就是:
( 1702 + 69x3 + 800 )/ 8 = 338.628
十年的话则是大约每年 300 块

而我得到了什么:
四核 cpu+8G 内存,约 20M 的上行带宽,使用 pve ,日常跑 6 个左右容器和虚拟机,包含一个 windows server ,经常使用的服务有:Gitea+CI 、docker 、家庭相册、在线 IDE 、个人项目的测试环境、windows 远程桌面用于跑毒瘤软件和 Linux 下没有的工具、数据库和 redis 等,曾经还跑过 MacOS ,可以以极慢的速度完成远程编译的任务,后来觉得鸡肋就不玩了

如果是购买同等配置的云服务的话,即使是一直以腾讯云新人优惠的方式购买,应该也要多于我现在的花费的,更不要说灵活性和扩展性会差很多(我可以在主机资源够用情况下随意再创建虚拟机),也不用每年在服务器到期前迁移数据,自己的机器存储个人资料也更安全

如何解决公网访问问题,我的方法就是打电话给 10000 号要公网 IP 加 ddns 服务,目前为止打过两次电话,都是直接可以要到,上海电信,宝山、长宁、浦东,目前应该是都可以的。

5 年间也搬过好几次家,但是只要搬家的时候自己把光猫和路由器带走,到新家办理下宽带移机,基本都是可以直接恢复整个网络的内外部使用的,主要的设置是以下几点:
1. 光猫使用 DMZ 将所有请求转到路由器上,我所使用的光猫还带有远程 APP 管理的功能,偶尔重启后内部 ip 变化了也可以方便的在手机 app 上重新设置 DMZ
2. 路由器用 mac 地址的方式为内网的各个虚拟机服务器设置内网 ip ,然后端口映射的方式把各个服务映射到公网;同时自定义路由器的 hosts ,将内网中对域名的访问统一解析成路由器自身获取到的光猫分配的 ip ,即可实现通过域名在公网内网都能正确访问到服务器
3. 内网中部署一台服务器专门跑 ddns 服务,不断将最新的公网 ip 设置到域名上,路由器自带的 ddns 服务支持的服务商少且稳定性不高

这样一来,一年中服务不可用的时间基本不会超过 3 天,对我来说完全可以接受了
mythabc
2022-05-28 01:41:06 +08:00
贡献个数据点:目前 12400+32G 内存+2SSD+5HDD 。待机功耗 40-50W ,一个月电费 20 以内把。
debuggerx
2022-05-28 01:57:30 +08:00
@debuggerx 再补充一点,其实真实的花费可能更低,因为内存条实际是从旧笔记本上拆下来的,属于废物利用,而域名的花费应该也算是固定开支,即使不用这套东西,我的域名也有其他用处会一直续费下去……

也说点不好的,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不能使用常用端口,80 、443 等,如果真有相关需求那该上云服务还是得上。
lexin132
2022-05-28 01:58:47 +08:00
我不想换硬件,所以是用 i7 在主板里把功耗锁在 50w 以内的,这样一年电费就 200 多,硬件损耗就不管了,本身也是旧电脑不值钱,家用主要是 80 和 443 端口的问题吧,不用这两个端口的话就没影响了
debuggerx
2022-05-28 02:12:39 +08:00
@xJogger 我曾经这样玩过,两台淘汰的旧手机,差不多都是在 24 小时运行约 2~3 年的时候电池鼓包。而且手机跑服务还是有些局限性,没有 x86 小主机的可玩性高。
v2tudnew
2022-05-28 02:15:20 +08:00
如果你有公网 IP ,又特别需要 FRP 之类大流量应用的话,肯定首选家宽了,云服务器同等宽带太贵了。
joynvda
2022-05-28 09:38:06 +08:00
现在宽带都是 100M 起步。能搞个公网 IP+ddns ,的确不怎么需要公有云。
Hawthorne
2022-05-28 09:59:38 +08:00
高过便宜的云服务器
hsie
2022-05-28 11:43:15 +08:00
我是在家里用旧电脑( AMD A10-5800K ,6 块硬盘)装了 NEXTCLOUD 和 HOME ASSISTANT ,也用 TRANSMISSION 下载用,每天要用 1.5 度电(没独显,没接显示器),感觉挺贵的。

有时还会挂载外接四块大硬盘。
Asimov01
2022-05-28 11:55:40 +08:00
@mingwiki 如果找运营商要不到公网 IP 的话(大部分都要不到,比如我就没有要到),只能用内网穿透的方案,我用的是 FRP ,蛮简单的,可以搜一下,教程很多。
mingwiki
2022-05-28 14:05:30 +08:00
@Asimov01 FRP 之前用过,好是好但是完全由服务器中转流量带宽要求很高,看视频尤其是 4K 8K 的不现实。算下来也不比直接云服务器便宜多少,而且还需要备案,走香港新加坡的免备案但是不稳定,便宜的还抢不到,难受。
a74074011
2022-05-28 15:11:45 +08:00
家宽最大的问题是端口用不了 80,443 和定时变 IP ,
端口可以换成 10000 以上
DDNS 更新速度一般 10 分钟左右
IP 没有 v4 用 v6 也行,socat 转发一下

功耗和算力是直接关系,用机顶盒改个 linux ,待机功耗 2W ,但是算力上不去
krishuang08
2022-05-29 11:39:52 +08:00
用树莓派之类可能比较适合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yangjunhui.monster/t/855432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