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一年的困惑,自身可替代性太强了,如何破局?

2020-07-07 09:23:46 +08:00
 xssSt
刚入职那会,忐忐忑忑怕做不好工作,加上项目组那会任务紧急,加班加点干了几个月,觉得每天很充实。

但是近来开始反省,发现自己做的东西其实都是业务需求开发,完全就是搬砖,所用到的技术都是各个部门封装好的,自己的领域只有很窄一部分,好像随便换个人做两个月都能搞定。

特别到面试的时候,大厂面试官问起的东西光靠网上看来的材料根本 hold 不住,一问具体细节而不是理论直接就傻眼了。

前几天看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第一章就讲劳动分工提高社会生产力,资本家让每个人负责的活变少,提高个人熟练度,降低了学习成本,无疑加快了生产,但是员工在这方面完全是劣势方。

对于一个拧螺丝的开发,如何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我觉得光靠背面试题,刷 LeetCode 是不够的,工作中没用过的技术,实在难有切实体会。

请各位大佬指点
1787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148 条回复
opengps
2020-07-07 15:07:39 +08:00
某种程度上说,公司不允许出现不可替代的人
foo123
2020-07-07 15:20:19 +08:00
@whypool 你把 P8 想的太高了
cxknmsl
2020-07-07 15:21:26 +08:00
@461990781,跟你差不多,也是拧螺丝,很多时候只能自己私下抽时间写点东西,但是这种自己写的 demo 没有做项目的那种感觉,虽然现在过得很爽,但很担心做久了自己就废了。
brucewuio
2020-07-07 15:31:19 +08:00
普通人就是这样的 , 别多想
hejingyuan199
2020-07-07 15:32:58 +08:00
提高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这不是和热力学第二原理相悖了嘛
不可能的

整个社会和公司都希望自己的员工和每个人不具有不可替代性。
建议不要纠结于这一点

实际上,大部分不是看技术的。
因为技术都是可学到的。
看天赋?那也不持久啊。
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公司能够持续不断制造天才或者招到天才啊,
万一天才被挖走了呢?
仙童公司天赋那么高,不也没了么。

我工作这些年,感觉大部分人就那么安安稳稳的过着,
可能一些软实力在起作用。
我不要 B 脸的说一下,我靠着浙大和上交的毕业证就恬不知耻的拿到了很多还不错的 Offer 。
经常前几轮面试轮空,靠前辈们内部推荐,面试官可能就是本校校友。

当然最后我还是去了师兄的一家小公司。因为生活更加安稳自由。
跟着师兄混着很开心。

我在事业单位呆过,在私企呆过,外企实习过,
我觉得顺风顺水的同事很少是靠着技术过硬扛下来的,
大部分还是工作能力没啥问题,靠着一些运气或个人魅力瞬间就上去了。

中层领导的职位就那几个,有那能力的人又不在少数,
但只能少数人上去。那靠什么?有什么办法?
想的多了脑壳疼。
461990781
2020-07-07 15:40:10 +08:00
@cxknmsl 我之前也是 每天有效工作时长 2-4 小时 后来疫情 公司裁员 虽然没裁我 但是工作量暴涨 工资还没加
不甘心 出去面试 结果两次都倒在业务面上 今天看到朋友发帖才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
ZooTan
2020-07-07 15:42:30 +08:00
突然想起大学老师教得一句话:你想要的东西都是得靠自己去学习得来的!与周围环境无关,主要是自己。
leftstick
2020-07-07 15:49:23 +08:00
首先得恭喜你,一直不断的思考,并试图做自我突破,这很棒。因为事实上很多人并不会做这件事,尽管『思考,试图自我突破』听上去还挺容易达成的。

接下来谈你的疑惑,你觉得自己的技术太容易被替代,想寻找『不可被替代』的突破方法。

这个很抱歉,在我们软件工程领域,仅『技术』而言,想实现『不可被替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不是在做科研,而是在做『工程』,工程就是一些可标准化、可流程化的东西,尽管有些知识是比较难的,但这个难也仅仅是学习起来比较难,并不是『发明、发现、创造』。(请务必不要把写一个框架这种事情和『发明、发现、创造』联系在一起,它们并不同纬度)。

我们应该换一个思维,寻找『让自己更有价值』的突破方法。譬如:完成一件事,你的效率更高?你对客户问题的响应更快?或者同一份薪水,你能做的任务更多?同样工作年限入职,你的背景更强?

使自己更有价值,来的更划算页更合理

再来聊聊 leetcode,刷题并非无用,他最大的用处是可以帮你进入大厂『刷背景』。相信我,如果你本身不在大厂工作,那么你跳槽进大厂最容易走的路就是刷题,因为你过去经历的那些业务体量和软件架构在大厂面试官的眼里和过家家差不多,要么人家懒得问,要么能问到你想回去揍死之前的老板(他为什么那么没出息,只能让你们做那么小的业务)。

那么问题来了,很多人会问『为啥要进大厂,大厂分工更细,做的事情更螺丝钉』。但进入大厂的价值不在于是否做螺丝钉,而在于给谁、在哪里做螺丝钉!在航母上做螺丝和马桶上做螺丝,视野不同。很多人在大厂『混个几年』,不就出去创业,或者到小厂做高管了么。这就是他价值提升的体现,而这里的价值是通过『背景』实现的。

最后讲讲很多技术人员的通病,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维定势。总想有点『只有我才能搞得定』的技术傍身。但实际这个思路是行不通的。因为我们工程领域最大的困境在于合作(只有合作良好,才能提升质量、效率。一个业务的成功不在于他用了哪种屌炸天的技术,而在于业务本身,以及我们实现这套业务所付出的代价),一群人坐在一起开会,鸡同鸭讲,最后不欢而散或者毫无价值的会议 /讨论在软件公司非常常见,因为大家都沉浸在『我有技术,你们傻』的幻觉里。

实际上,评判一个技术人员要综合来看,对业务的敏感性 + 编码能力 + 逻辑思维能力 + 阅读理解能力 + 语言表达能力 + 亲和力 等等一系列要素。

不信大家可以回顾自己周围的所有人,总有一个你觉得『技术很一般啊,就是会耍嘴』的人蹭蹭蹭做了你的领导,并且越做越高。这是因为企业的掌舵人通常不懂、也不想懂技术人员讲的那些东西,或者说,大多数技术人员根本没办法优雅的向其他技术人员讲述自己的想法,更不要说讲给外行人听了。那么一个能承上启下(既能转化语言讲清楚道理给领导,又能说清楚问题让技术人员开干)的人就显得很有必要了,这也是一般 tech lead 的基本要求。

最后谈谈对业务的敏感性吧,这是很多技术人员嗤之以鼻的,认为只有技术才是核心竞争力。这点请回顾最上面我谈的,工程领域技术是几乎不能做到『不可被替代』的。那么同等技术条件下,对业务理解的更透彻、能更早的和 pm/po 讨论出现行方案的潜在问题、能更准确的把握 pm/po 的想法的人,就是当前业务中『最不可被替代』的人,也是这个团队『最不可被替代』的人
jasamboro
2020-07-07 15:54:37 +08:00
没有谁是不可替代的
dinjufen
2020-07-07 15:56:25 +08:00
有人卷,你比他更卷。总之卷就完了😏
reactna1ve
2020-07-07 16:01:52 +08:00
@461990781 多提问题,然后解决提出的问题。单纯 crud 不思考需求的意义,或者沉溺在一些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的技术上是没有意义的
比如,你做的需求预期是什么样的?实际上线效果怎么样,有没有达到预期?为什么超出 /没达到预期,然后对数据分析,看看后面有没有什么能改进的点。
我们一个同事新入职也是没多少话语权,大家对他信任感一般,然后他做了一个用户活跃度层级调查分析报告,全场包括产品老大都觉得这份报告提出了很多之前没有关注过的点,之后他参与的东西重要程度和深入程度都完全不一样了。
461990781
2020-07-07 16:05:14 +08:00
@leftstick @reactna1ve 好的 感谢 接下来我会多关注相关业务,当然 技术也不会落下
之前都是太忽视业务了 看来还是绕不开的一道坎
thx
calming
2020-07-07 16:14:54 +08:00
考公就完事了,跟着 gcd 走总没错
461990781
2020-07-07 16:16:04 +08:00
一开口就知道了 老战狼了
c2const
2020-07-07 16:28:44 +08:00
每个项目核心都集成个 30mb 左右的 cpp,编译都要花 1 小时那种,一般公司不会随意开你了|ω・)
opiviqo
2020-07-07 16:33:12 +08:00
兄弟 换个角度,公司就是要让每个人都可以替代,都是螺丝钉。这样可以降低公司运营风险,你这个问题就是悖论。
zhouwei520
2020-07-07 16:38:50 +08:00
大部分最后都变成业务熟练,扯皮熟练。。。。
crc8
2020-07-07 17:19:27 +08:00
总统都没有不可替代性
rizon
2020-07-07 17:28:16 +08:00
说两句话,努努力就能破局。
那大家岂不是都破局了。如果大家都破局了,那自然就要进入一个新的局。
毕竟资源有限,总得有人少分一些咯。

另一方面,人要是不可被替代,你让别人怎么活? 让社会怎么活?
StickmY
2020-07-07 18:56:42 +08:00
在互联网领域,几乎没有不可替代的技术,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一个可行的路径是:提升自己的业务理解力,行业的理解力、洞察力,这个是很多做技术的同学会忽视的,也是一些年轻的毕业生超不过你的地方。
很多做开发的人总会觉得业务很 low,技术就很高档。在互联网领域最好不要有这个思维。
很多高 p 面试的时候能一下说出公司业务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发展,这才是竞争力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yangjunhui.monster/t/68777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