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楼主支个小招,楼主买了这么多手机,每一台都是为了什么买的?这样的理由充足么?
比如就楼主在贴子里列出的几点而言:
某手机”不断刷机的快感“——好像用模拟器也可以,刷起来还更方便
某手机”近原生的 Android“——这个模拟器也可以,并且既然上面某手机已经可以”不断刷机“了,刷个原生 Android 应该也可以
某手机"拟物界面"——好像模拟器也可以 ... 并且既然上面某手机已经可以”不断刷机“了,刷个拟物界面应该也可以
某手机”超薄“——如果仅仅是超薄的话,过两年降价或者超薄普及了会更合适
如何做得更好呢?
我个人的选择是搭摩尔定律的 便 车 ,将自己的”体验“流水线化,简单来说是不追新,甚至有意避免”新“的东西。
这里我首先进行了自我教育——一个东西的好坏和其时间没有直接关系:
https://en.wikipedia.org/wiki/Appeal_to_novelt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ronological_snobbery此外我在技术上的经历让非常深刻地体会到一个东西的好坏和别人怎么说没有直接关系:
https://v2ex.com/t/636465#r_8459703再有就是目前几乎所有的新东西都会以很快的速度普及,手机行业尤其如此,因为竞争最激烈。
比如针对电脑的问题,我在隔壁某游戏社区有一个回复:
”如果假设 PC 平台性能提升的速度快、频率高,同时假设某玩家一直都是 PC 玩家并且一直都会更新硬件,那长期来看最实惠的选择就是一直以“当前主流性能”为目标升级,这个“当前主流性能”不是卡吧的泰坦 4k120hz 什么的,而是”当前主流游戏能流畅高特效运行”。
如果每次都要上最好的,那该玩家不仅多花了至少一倍的钱,获得的性能提升也会在短短几年内被摩尔定律追平。但是如果你真的不差钱,那天花板也不会比主机低。“
如果放到 V 站上的话,我应该会把“主流性能”修改为”合适的性能“,我个人对此的定义是”两年前主流游戏能流畅高特效运行”——也就是只要不玩最近两年的游戏,配置问题就能解决一大半,老游戏还省钱。
你可以一直保持这样的节奏,一年一换或者两年一换,三年一换之类的,但是每次换都有意比当前落后两年,相比最新而言,每次都少花三成到一半的钱。这样的结果是你不能享受到当前的最新,但是能享受到两年前的全部。两年之后再来享受现在的东西,长远下来就是个”流水线“。
当然这样做有个缺点,就是你死前两年出的东西你享受不到(流水线会断掉) ... 当然可能本站大多数人现在不会太操心这个问题,最大的问题还是”现在的东西你享受不到“。整体来说是个很简单的”早买早享受,晚买享折扣“的逻辑。
针对楼主的情况,楼主可以考虑”租“而不是买。楼主说一部手机用几个月就半价卖出,并且自己也不想保留手机(不是迫于省钱卖出),那么租会是更合适的方案。
当然我个人认为,大多数的营销、首发、预售之类的大部分都是陷阱。相比而言”租“现在陷阱的成分也越来越多,但是它还是确确实实提供了价值、解决了问题的。最后如何选择,需要楼主自己算一下,只买老款,租新款,还是保持现状,再把出二手之类的因素考虑进去,长期下来(也就是按照”流水线思想“)哪个比较省钱。
不过上面两段的这些 trick 都不解决”一部手机用几年“的问题,只是可能可以帮你省钱。如果楼主不知道出于何种原因想要控制自己不频繁换手机的话,那最有效的方式还是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尝试改变自己对手机这个东西的看法。
比如”体验“这个东西,每个产品都是不同的,但并不是每个产品都要去”体验“——我拿食物来类比,这个地球上没有两粒米是相同的,但是你要把每一粒米都吃掉么?
很明显不会,米分品种,你最多只会分品种一样吃点。
那么我有一个一粒卖 114514 元的品种,你一定要吃么?
除非免费送大概不会吃。实际上我不觉得这个世界会有多少人把”尝遍每个品种的米“作为人生追求之一,哪怕不同品种的米确实能提供”独特的体验“。
但是我相信确实有极少数人想要”尝遍每个品种的米“,不过绝对不会有人要”尝遍每一粒米“。但是就算给这种人两份米,怎么确定它是”同一品种“(尝一份就够了),还是”不同品种“(都值得尝一下)呢?噢对了还有怎么确定这两份米的品种之前有没有尝过呢?很明显”品种“这个”体验“是人为建构的,”两个品种的两粒米的区别“和”同一品种的两粒米的区别“可能有程度上的不同——但是这个程度多大能算是”两个品种“呢?所以你看”尝遍每个品种的米”和”尝遍每一粒米“一样,其实是个很荒唐的目标。有些人在同一个品种的米中都能吃出差别,有些人吃不出相近品种的差别,但是差得远的能吃出来,有些人可能不常吃米,吃什么品种都觉得差不多。
而吃得出吃不出差别,和你如何对待这种差别,又是两回事,有些人不管能不能吃得出差别,就觉得便宜安全能吃就行,没必要折腾,没必要吃最好的;有些人觉得某一种(或者某几种)最好吃,能吃到这些就不吃别的;有些人就非常上心了,觉得米这个东西真神奇,我这辈子一定要把所有品种的米吃个遍。
你看这都是很正常的行为,米这个例子有点极端,但说明了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特别的癖好。所以频繁换手机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楼主如果认为自己的价值可以在手机上得到体现的话,那频繁换手机很正常,这只是你自己的爱好和追求而已。
我觉得值得思考一下的是自己追求体验,或者追求生活的标准,因为就像米的品种是人为建构的一样,手机的型号完全是厂家定义的,所谓的”体验“也是厂家建构的,楼主可以把手机当成米,每周都有新的品种推出,每次宣传的都很好看。楼主家里还有好几袋米,新的米要不要买来尝两个月?不同品牌出了同一个品种的米,买哪个?还是都买?还是直接无视掉?
这话的意思就是:我需要什么样的手机?为什么我可以无视掉新出的米,却非常想买新出的手机?要不要把手机作为自己的爱好?或者说,自己的爱好“应该”是什么?
这个就需要楼主自己来思考了。毕竟楼主如果不玩手机了,多余的精力也得找个地方放,也许是吃遍所有的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