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眼镜的问题。防蓝光到底是不是智商税,还有我之前三年近视加深了 100 度,然后考驾照重新配了一副蓝光眼镜,结果一年就加深了 100 度,同样的生活习惯。所以到底是什么问题?

2019-12-25 21:46:11 +08:00
 plumk
4972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41 条回复
Lucoie
2019-12-26 09:30:33 +08:00
验光去医院还是专业眼睛店好些?上海有什么推荐吗,想去看看顺便配个眼镜
BingoXuan
2019-12-26 09:33:19 +08:00
防蓝光是舒服一点(有可能是安慰剂,或者说镜片本身质量差异)。近视一年加深那么多就有问题了,我天天对这一年多也就单眼加深 50 度而已。
plumk
2019-12-26 10:05:51 +08:00
周末去医院验光,再从新配个吧 谢谢各位
wunonglin
2019-12-26 10:08:09 +08:00
不会吧?真有人信?
chairuosen
2019-12-26 10:12:58 +08:00
可能与度数有关。

之前看过文章说阳光可能与近视有关。https://www.guokr.com/article/436731
如果这个成立,防蓝光眼镜可能会减少阳光对眼睛的调节作用。
1a0ma0
2019-12-26 10:13:40 +08:00
@ufan0 我觉得还是去眼科看看的好,假如你还没成年的话,我觉得 100 度是挺正常的,假如你成年了,还这样涨就不太正常了。
cece0417
2019-12-26 10:19:31 +08:00
感觉验光不准,导致你一直用眼有问题
我小学三年级开始戴眼镜的,现在 500+,不增反降
而且如果是几百度近视的话,建议除了睡觉都佩戴眼镜,不要总是去眯眼看
vlitter
2019-12-26 11:18:06 +08:00
蓝光对人的影响貌似是有科学依据的,这个我不懂我就不妄加评论了。但是防蓝光镜片这玩意,据我以前教光学的老师说,就是扯淡。因为光学镜片镀的膜很脆弱,你用眼睛布那么粗糙的材质抹几次后镀膜就没了,我们实验用的光学镜片很少会擦拭,就算擦拭也是用特制的布。
maxnull
2019-12-26 11:39:43 +08:00
三年长了 50 度,但是散光长了 100
nevin47
2019-12-26 11:43:33 +08:00
@vlitter #28 防蓝光的镀膜不是在表面的,类似依视路的镜片,表面都是一层防磨损镀膜,然后防蓝光的镀膜在中间层

我上一个防蓝光镜片,经常衣服擦,表面划痕已经影响使用了,但是蓝光滤镜的效果依旧还在
juded
2019-12-26 11:47:24 +08:00
蓝光是智商税,普通人不戴眼镜室外活动一天接触到的蓝光比你看屏幕多得多。
但度数飞涨要么眼镜本身配得不好(验光或配镜技术),要么用眼习惯差。
star00
2019-12-26 13:09:30 +08:00
我上大学,眼睛还降了 50 度
lhx2008
2019-12-26 13:21:15 +08:00
如果是外挂的,带起来很难受。如果是集成在镀膜里面,基本上不出两年镀膜肯定掉的七七八八了,还有有些只是防紫外线(比如用什么激光笔测试),并不一定是防蓝光
vlitter
2019-12-26 13:51:31 +08:00
@nevin47 原来是这样,看来和实验室的镜片还不一样啊,学习了👍
idamon
2019-12-26 15:24:15 +08:00
之前买了个防蓝光夹片打游戏,打的时候觉得比较不刺眼,但是第二天觉得眼睛更疲劳
ixCHiP
2019-12-26 15:31:46 +08:00
前段时间配眼镜的时候也纠结过防蓝光,但是感觉那个偏色有点难以接受,最后就选了普通的。
taresky
2019-12-26 15:41:23 +08:00
所以你在哪配的?
plumk
2019-12-26 16:52:28 +08:00
@taresky 超市里面的那种店 忘记名字了,明月的 1.67 镜片
autoxbc
2019-12-26 16:58:48 +08:00
如果普通照度的蓝光对人眼有害,人应该进化的不感知蓝光
aimerzeiss
2019-12-26 17:02:04 +08:00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yangjunhui.monster/t/632335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