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不关注物理学, 一个问题求教

116 天前
 Vaspike
2946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31 条回复
luzonglinnnn
116 天前
可以看看油管:PanSci 泛科学
opengps
116 天前
我的习惯是视频号上只关注科普这类,毕竟有蹲厕所都能看的优势
zqqian
116 天前
十年?
物理不是前端,当前的知识两三年之后就过时。
现在很多人都还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费曼写的物理课本,完全没有过时。
十年前的物理跟现在区别不大,如果有突破的话,看每年的诺奖就可以了
ml028
116 天前
我突然理解“时间的长河”是什么意思了,河水就是空间,河水的流淌速度是光速,而且是以船为中心向四面八方流的,类似喷泉顶部,河面的船就是物质,这船停在喷泉的顶部不被冲走,是因为它有船锚,船锚就是物质的质量,这个船锚对河水的搅动力量越大,这艘船的质量就越大。一旦船没有船锚,质量变成零,这船就被河水以光速冲跑了。

而船上的人看见其他的船被水流冲走,与自己产生了相对的运动,就以为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产生了这些变化,因此感受到了时间的存在。
所有的船,都有船锚,只是大小不一,所以被河水冲跑的速度不一样,但永远跟不上河水本身的速度也就是光速。这时候,有个船上的人想了办法,用变化的电磁力把自己周围的船锚吸了起来,就相当于没船锚了,他的船就瞬间被河水用光速冲走了,这就是飞碟了。
双缝干涉就很好解释了,空间长河中,空间不断以光速向四面八方扩散,其形式其实是波,随波逐流在其中的是光子。通过双缝的时候,空间的波收到了干涉,这时候快乐的光子被迫要做出选择,因为普通的水和水不能叠加,干涉会被挤走,而空间是可以叠加的,干涉就是相邻好多空间被挤在了一起。

因此光子虽然只选择了一条路,但由于空间处于叠加态,于是光子好像出现了在了各个地方,那些明暗相间的斑纹,其实只是空间的分布状态,光子被迫出现在了每一个空间,空间叠加强的地方,光子被迫出现的次数多,就亮一点,否则就暗一点,其实都是一个光子,只是被折叠的空间绑架了。

而一旦人类对光子的信息进行观察,就会给光子注入一个信息量,这个信息量影响了光子的质量,等于是给它充能了,也可以理解为给了它一个极小的船锚,光子的速度以微不可测的程度跌落,它无法进入折叠的空间了,要么一头撞死在缝边上,要么从缝里钻过去,所以变成了两道确定的光柱。-内容网络 。
wanmyj
116 天前
真不知道您十年前还经常关注物理学的发展,失敬,失敬

帮你查了下维基百科,Double-slit experiment 是 1801 年 Thomas Young 第一次完成,距今 213 年了吧,至于这十年,,,可能由于您老的没怎么关注,导致大家的心思也不在这方面了
kkwa56188
116 天前
随便说, 想到哪说到哪:
量子力学认为, 光子处于多个状态的叠加, 在被观察的瞬间 波函数坍塌 显现出被观察到的那个状态.
观察或者说测量本身也参与成为了系统的一部分. 是观察选择了叠加起来的量子态中的其中一个.
cmdOptionKana
116 天前
这方面强烈推荐看 B 站,视频做得很直观,有几个 up 在做这个赛道,表达都是照顾初学者(门外汉)的,看着很有趣。
Vaspike
116 天前
@wanmyj #5 感谢您对维基百科的使用, 祝你多拿点年终, 知道什么是鸡同鸭讲吗?
我问的是这十年有没有进展, 不需要回答什么时候发现的
就像我问这十年癌症治疗是否有突破, 你告诉我人还没进化成人的时候就有癌症出现了
Vaspike
116 天前
@cmdOptionKana #7 求推荐 up 主 id, 我晚上有时想找这种视频助眠
rogwan
116 天前
十年时间对双缝干涉这个级别的现象太短了,除了偶尔有延迟选择出来作一下妖,光子一直稳如老狗🐕
要说这些年有什么变化,就是以前著名的两朵乌云,现在变成乌云满天了
基础物理未来几百年甚至千年都很难出现范式变化,主要瓶颈是人类文明目前的能级太低了,理论猜想远超实验能力
除非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超导这三座大山能大规模部署应用
看看这十年物理诺奖都发的啥,明年直接发给皮衣黄算了
cmdOptionKana
116 天前
@Vaspike 先看这个 “李论科学”,看多了 B 站自然会给你推荐别的。
yfang
116 天前
- 观测并没有改变光的性质。双缝干涉是光量子(简称光子)波函数崩塌的一种特性,原因未知,只是符合观测,符合科学描述。

- B 站油管一些头部科普博主吧。暂时没有革命性(引力量子化等)的进展。
clino
116 天前
- 应该是没有。
- 同样觉得 李论科学 不错,当然他尽量是用普通人能懂的方式在做节目。
建议这种问题可以去知乎上搜或者问,知乎上物理学大拿比较多。
h272377502
116 天前
物理学诺贝尔奖都给 ai 了,可见这领域发展有多瓶颈
GiggleSmile
116 天前
刚刚 google 的老外的每日论坛: https://www.sciencedaily.com/news/matter_energy/physics/
NDHT
116 天前
物理学发展已经很慢很久没有重大突破了。
如果谁能从新的角度去更完美的解释波粒二象性,依然能拿诺贝尔奖。
super452
116 天前
应该是没有进展的,最近能看到的进展就是,因果可以倒置,但那也是几十年前的实验了,基础科学领域太难进一步
killerv
116 天前
对物理没有太深的研究,目前对于双缝干涉实验的解释就是:观测本身不改变光的性质,但观测手段、设备会对结果产生影响(既然做了观测,那必然要和光发生交互)
root71370
116 天前
前段时间有过一次 "超导材料"
bagel
116 天前
你说的这个问题属于 foundations of quantum mechanics 领域,自 Bell's theorem ( 1996 年)以来可以说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真想了解前沿领域的话正确做法当然是去 arxiv 读相关分类下的最新论文,次一级可以关注 quanta magazine 这种有专业背景的严肃科普杂志。至于有人提到的 B 站 up ,去看了眼就是营销号,我可以打赌号主连氢原子基态波函数长啥样都没见过。

这个领域物理爱好者非常感兴趣,但是大师级的物理学家基本都是从来不碰这个领域(不是不承认问题不存在,而是太难了)。这个领域容易出神棍,像多世界诠释这种连 Born rule 都推导不出来的歪理邪说居然能有市场,跟现在做独立 app 不靠产品技术靠营销异曲同工(多世界一开始靠作者导师 John Wheeler 背书,接着靠另外一个学者给起的好名字“Many Worlds Interpretation”,一开始的名字就火不起来)。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yangjunhui.monster/t/1106668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